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Phenyl-N--glycin | 28172-5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Phenyl-N--glycin
英文别名
I+/--[(1-Naphthalenylcarbonyl)amino]benzeneacetic acid;2-(naphthalene-1-carbonylamino)-2-phenylacetic acid
C-Phenyl-N-<naphthoyl-(1)>-glycin化学式
CAS
28172-55-6
化学式
C19H15NO3
mdl
——
分子量
305.333
InChiKey
SPTSRFXQYUPQS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Lawesson 试剂促进吖内酯脱氧合成 2,4-二取代噻唑
    摘要:
    吖内酯和噻唑是常见的结构基序,具有多种应用。开发了一种从吖内酯高效直接合成 2,4-二取代噻唑的新方法。在没有金属或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Lawesson 试剂对二氢唑酮进行脱氧来进行反应。合成了多种 2,4-二取代噻唑,收率高达 92%。此外,克级合成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DOI:
    10.1039/d2ob01939f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甘氨酸甲酯甲醇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Phenyl-N--glycin
    参考文献:
    名称:
    Lawesson 试剂促进吖内酯脱氧合成 2,4-二取代噻唑
    摘要:
    吖内酯和噻唑是常见的结构基序,具有多种应用。开发了一种从吖内酯高效直接合成 2,4-二取代噻唑的新方法。在没有金属或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Lawesson 试剂对二氢唑酮进行脱氧来进行反应。合成了多种 2,4-二取代噻唑,收率高达 92%。此外,克级合成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DOI:
    10.1039/d2ob0193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氨基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成都大学
    公开号:CN1115336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4‑哒嗪酮类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还公开了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次将α‑卤代腙类化合物和吖内酯或吖内酯前体用于[4+2]环化反应构建4‑哒嗪酮类化合物,本方法不仅弥补了4‑哒嗪酮类化合物合成的空白,而且有利于丰富哒嗪生物碱的种类,从而为药物活性的筛选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化合物源,丰富药物筛选的化合库;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的优点。
  • [4 + 2] Annulation Reaction of <i>In Situ</i> Generated Azoalkenes with Azlactones: Access to 4,5-Dihydropyridazin-3(2<i>H</i>)-Ones
    作者:Wei-Cheng Yuan、Bao-Xue Quan、Jian-Qiang Zhao、Yong You、Zhen-Hua Wang、Ming-Qiang Zhou
    DOI:10.1021/acs.joc.0c01592
    日期:2020.9.18
    unprecedented [4 + 2] annulation reaction between in situ formed azoalkenes and azlacto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reaction provides a facile access to an array of 4,5-dihydropyridazin-3(2H)-one derivatives, which are very promising in medicinal applications as potential biologically active candidates. Notably, these dihydropyridazinones could also be synthesized via a one-pot reaction protocol by using the
    在原位形成的偶氮烯烃与z内酯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4 + 2]环化反应。该反应提供了容易获得的4,5-二氢哒嗪-3(2 H)-one衍生物的阵列,这些衍生物在医学应用中作为潜在的生物活性候选物非常有前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二氢吡啶并酮也可以通过一锅反应方案通过使用由N-酰基氨基酸原位形成的氮杂内酯并原位合成。由α-卤代hydr生成偶氮烯烃。克级实验以及产物向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多用途转化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潜在应用。
  • Bayer,H.O.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70, vol. 103, p. 2356 - 2367
    作者:Bayer,H.O. et al.
    DOI:——
    日期:——
  • Terada, Masahiro; Tanaka, Hiroyasu; Sorimachi, Keiich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vol. 131, p. 3430 - 3431
    作者:Terada, Masahiro、Tanaka, Hiroyasu、Sorimachi, Keiich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