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pper(I) tetrakis(3-picoline)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 | 1334406-8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pper(I) tetrakis(3-picoline)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
英文别名
——
copper(I) tetrakis(3-picoline)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化学式
CAS
1334406-82-4
化学式
C2F6NO4S2*C24H28CuN4
mdl
——
分子量
716.208
InChiKey
DRLNMHVSKJTAH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吡啶[Cu(MeCN)4][Tf2N] 以88.9%的产率得到copper(I) tetrakis(3-picoline)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LIQUID METAL SALTS
    [FR] SELS DE MÉTAL LIQUIDES
    摘要:
    一种液态金属盐,其中金属(M)离子被中性配体(L)包围,或者被中性配体(L)和带负电荷的配体(Y)的组合包围,以使得带负电荷的配体(Y)的总数的总负电荷小于金属离子的氧化态,从而使金属配合物具有整体正电荷,至少有一个对应阴离子(X),其中M是从铜、锌、银、金、铂、钴、镍、钨、钼和铝组成的金属中选择的;L是中性配体,从乙腈、丙腈、丁腈、异丁腈、丙烯腈、2-羟基氰乙烷、苯乙腈、苯甲腈、二甲甲酰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六甲基磷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吡啶、吗啉、THF、乙醚、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三甘醇醚、四甘醇醚、五甘醇醚、六甘醇醚、1,4-二氧杂环己烷、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聚乙二醇、水、三烷基膦氧化物、三芳基膦氧化物、三烷基磷酸酯、吡唑、3-烷基吡唑、5-烷基吡唑、3,5-二甲基吡唑、咪唑、1-烷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2-咪唑烷酮、噻苯唑、氨、四亚甲基亚砜、尿素、N,N,N',N'-四甲基尿素、硫脲、内酰胺、羟基吡啶、2-吡啶酮、吡啶-N-氧化物、吡啶-N-氧化物、2,6-吡啶、2,6-吡啶-N-氧化物、吡嗪、吡嗪-N-氧化物、1,4-二硫代环己烷一氧化物、2,2'-联吡啶、1,10-邻菲啰啉、2,6,2',2"-三吡啶、乙二胺、二乙烯三胺、1,2,3-三氨基丙烷、环戊胺、冠醚和硫冠醚中选择;Y从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氰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戊酸盐、己酸盐、苯甲酸盐、乙二醇酸盐、康酸盐、庚氟丁酸盐、烷基硫酸盐、辛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三氟甲磺酸盐、甲磺酸盐、硝酸盐、二氰胺盐、三氰甲烷盐、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或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二甲基磷酸盐、二乙基磷酸盐、二烷基磷酸盐、糖精盐、阿斯巴甜和对甲苯磺酸盐中选择;X是从六氟磷酸盐、四氟硼酸盐、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双三氟甲基亚砜), 双(三氟烷基磺酰)亚胺, 二氰胺盐, 三氟甲磺酸盐, 甲磺酸盐和三氟乙酸盐组成的对应阴离子中选择;以及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用途,用于金属M的电沉积,用于电池应用;用于电致变色器件,在燃料电池中,用于电解抛光和金属M的无电镀。
    公开号:
    WO2011109878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野百合碱 N-氧化物 野百合碱 螺[环氧乙烷-2,1'-吡咯里嗪] 脱氢野百合碱 矮陀陀酰胺碱 盐酸西那西林 灰毛束草碱 毛束草碱N-氧化物 毛束草碱 暗黄猪屎豆碱 去氢毛果天芥菜碱 去氢天芥菜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碱 克拉沙霉素B 克拉沙霉素A N-甲基-N-[(2R,3R,3aS,4S,6alphaS)-2,3,3a,6alpha-四氢-2,4-甲桥-4H-呋喃并[3,2-b]吡咯-3-基]-乙酰胺 N-(3-羟基-2,4-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8-氧杂-5-氮杂三环[5.1.1.01,5]壬-2,6-二烯 8-氧杂-2-氮杂三环[5.2.1.02,6]癸-1(9),3,5-三烯 7-羟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1-甲醛 7-(羟基甲基)-3H-吡咯里嗪-3-酮 7-(甲氧基羰基)-6,7-二氢-5H-吡咯啉-1-羧酸 5H-吡咯并[2,1-a]异吲哚,5a,6,7,8-四氢- 3H-吡咯里嗪-3,5(2H)-二硫酮 3-甲酰基-5,6,7,8-四氢中氮茚-2-羧酸 3-氨基-N-[2,5-二氢-5-羰基-1-(2,4,5-三氯苯基)-1H-吡唑-4-基]苯酰胺 3-氧代吡咯里嗪-2-羧酸乙酯 3-氧代-3H-吡咯里嗪-2-甲酰氯 3-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5-羧酸 3-氧代-2,3,5,7a-四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3-氧-3氢-吡咯嗪-2-甲酸 3-(2,6-二乙酰基-3,7-二甲基-5H-吡咯里嗪-1-基)丙酸 2H,3H-氧杂环丁烷并[2,3-a]吡咯里嗪 2-(6-乙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1-基)苯胺 2,5-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2,3-二氢-7-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7-(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羧酸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醇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腈 2,3-二氢-1H-吡咯里嗪-1-胺 2,3-二氢-1H-吡咯里嗪-1-甲腈 2,3-二氢-1H-吡咯嗪-5-甲醛 2,3-二氢-1H-吡呤-1,7-二羧酸 2,3-二氢-(6ci,7ci,8ci,9ci)-1H-吡咯里嗪-1-酮 2,3,5,7a-四氢-1H-吡咯烷 2,2-二氯-1-(3H-吡咯里嗪-5-基)乙酮 1H-吡咯里嗪-2(3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