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d(NCS)2(PEt3)2 | 15638-5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d(NCS)2(PEt3)2
英文别名
cis/trans-[Pd(NCS)(PEt3)2];palladium(2+);triethylphosphane;diisothiocyanate
Pd(NCS)2(PEt3)2化学式
CAS
15638-58-1
化学式
C14H30N2P2PdS2
mdl
——
分子量
458.905
InChiKey
MWABWCAWCOJWD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d(NCS)2(PEt3)2异氰化异丙酯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Pd(CN-i-Pr)(SCN)(PEt3)2](SCN)
    参考文献:
    名称:
    Bis(isothiocyanato)bis(phosphine) complexes of group 10 metals: reactivity toward organic isocyanides
    摘要:
    用有机异氰酸酯CN-R处理Ni(NCS)2(PMe2Ph)2产生了五配位的异氰酸酯Ni(II)配合物Ni(CN-R)(NCS)2(PMe2Ph)2(R = C6H3-2,6-Me2 (1), t-Bu (2))。有趣的是,Ni(NCS)2(P(n-Pr)3)2与2当量的CN-t-Bu反应产生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化合物,存在为三角双锥阳离子[Ni(P(n-Pr)3)2(CN-t-Bu)3]2+ (3)和双核NCS桥联阴离子[Ni(1,3-µ-NCS)(NCS)3]22− (4)的离子对。与此相反,Pd(NCS)2(P(n-Pr)3)2与2当量的CN-t-Bu发生取代反应,形成四配位的单异氰酸酯Pd(II)配合物Pd(NCS)(SCN)(CN-t-Bu)(P(n-Pr)3) (5),通过磷配体的解离实现。M(NCS)2L2的反应(M = Pd, Pt; L = PMe3, PEt3, PMePh2, P(n-Pr)3)与两当量的CN-R (R = t-Bu, i-Pr, C6H3-2,6-Me2)给出了相应的双异氰酸酯配合物[M(CN-R)2(PR3)2](SCN)2 (7–13),但Pd(NCS)2(PEt3)2与CN-R' (R' = i-Pr, C6H3-2,6-Me2)反应,生成了单异氰酸酯Pd(II)配合物[Pd(CN-R')(SCN)(PEt3)2](SCN) (14和15)。最后,用体积庞大的异氰酸酯CN-C6H3-2,6-i-Pr2处理M(NCS)2(PMe3)2 (M = Ni, Pd, Pt)生成了多种产物(16-18),具体取决于金属的种类。
    DOI:
    10.1039/b508134c
  • 作为产物:
    描述:
    di(azido)bis(triethylphosphine)palladium(II)异硫氢酸三甲基硅酯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Pd(NCS)2(PEt3)2
    参考文献:
    名称:
    Ni(II),Pd(II)和Pt(II)的二(叠氮基)双(膦)配合物对有机异硫氰酸酯的反应性:双(四唑-硫氰酸根)和双(异硫氰酸根)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摘要:
    第10组金属{M(N 3)2(PR 3)2 }的二(叠氮基)双(膦)配合物用取代三甲基甲硅烷基异硫氰酸酯(ME 3的Si-NCS),得到相应的双(异硫氰基)配合物,M(NCS)2大号2(M =钯,L = PME 3 (1),PET 3 (2),PME 2 Ph(上3); M = Ni,L = PMe 3 (4); M = Pt,L = PEt 3 (5)),其中异硫氰酸根 配体与金属N结合。相比之下,Pd(II)和Pt(II)的双(叠氮基)配合物与有机物进行1,3-环加成反应异硫氰酸酯(R–NCS)得到含四唑的硫醇基配合物,M {S [CN 4(R)]} 2 L 2 (M = Pd,L = PMe 3,R =烯丙基(6),苄基(7),乙基(8),苯基(9),2,6-二甲基苯基(10);L = PMe 2 Ph,R =苯基(11); L = PEt 3,R = 2,6-二甲基苯基(12);m
    DOI:
    10.1039/b305341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dnomov, B. G.; Polovnyak, V. K.; Troitskaya, A. D., Koordinatsionnaya Khimiya, <hi>1980</hi>, vol. 6, p. 627 - 629
    作者:Sodnomov, B. G.、Polovnyak, V. K.、Troitskaya, A. 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