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ndan-1,2-dione bis-(O-methyl-oxime) | 140401-5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ndan-1,2-dione bis-(O-methyl-oxime)
英文别名
——
Indan-1,2-dione bis-(O-methyl-oxime)化学式
CAS
140401-52-1
化学式
C11H12N2O2
mdl
——
分子量
204.228
InChiKey
QISSVJAINWTDPE-FAEGWCM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6.1±43.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紫外光谱和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结构
    摘要:
    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I-8和结构相关的共轭(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11和13的几何异构体的UV光谱均显示ππ*吸收带,其中以环己烷为溶剂的最大值在216之间分别为268 nm和268 nm,以及258和282 nm。在λ的差异最大的在-亚氨基间结合的程度的变化进行讨论,作为(结果我)在-亚氨基间的二面角由于空间位阻和(变型II在环应变和)的变化/或两个甲氧基亚氨基部分的偶极排斥,就像四元环化合物1的三个几何异构体一样。与(E,E)-4相比,(E,E)-8的λmax较低是由于前一种化合物中苯基与平面α-双(甲氧基亚氨基)发色团的交叉共轭程度较低;实际上,(E,E)-8的吸收带与脂族(E,E)-5的吸收带相似。(E,E)-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最大ππ*吸收能量似乎与斜率接近于1的相应(E)-α-氧代肟肟醚线性相关,说明两种化合物对结构变化的敏感性非常相似。
    DOI:
    10.1002/recl.199211101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