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ethoxycarbonylmethyl-2-(hexahydro-spiro[[1,3]dioxolane-2,1'-quinolizine]-9'-yl)-pyridinium; bromide hydrobromide | 62406-3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oxycarbonylmethyl-2-(hexahydro-spiro[[1,3]dioxolane-2,1'-quinolizine]-9'-yl)-pyridinium; bromide hydrobromide
英文别名
——
1-ethoxycarbonylmethyl-2-(hexahydro-spiro[[1,3]dioxolane-2,1'-quinolizine]-9'-yl)-pyridinium; bromide hydrobromide化学式
CAS
62406-32-0
化学式
BrH*Br*C20H29N2O4
mdl
——
分子量
522.277
InChiKey
BXGAUENESXYRAX-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51.8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on tertiary amine oxides. 59. A new total synthesis of dl-allomatridine.
    摘要:
    1, 1-亚乙基二氧-9-(2-吡啶基)喹嗪(1)通过溴化铵和溴乙酸乙酯的连续处理,经单氢溴酸盐(2)转化为 N-乙氧羰基吡啶鎓盐(3)。3 与盐酸的反应明显受到酸浓度的影响。因此,当用 15-20% 的盐酸加热 3 时,环会发生闭合,同时酮基和酯基发生水解和脱羧反应,生成 17-羟基化合物 (4)。用三乙胺加热得到脱水的吡啶鎓盐(5),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催化成 dl-异马立定(6)。另一方面,如图 2 所示,用 5-10%的盐酸加热 3 会产生羧酸 (9),该羧酸也会通过酯 (10) 和闭环产物 (11) 转化为 6。30% 的酸作用于 3,然后进行类似的处理,可以得到 1-羟基-9-(2-吡啶基)喹嗪(7)。通过水解生成 1-氧代化合物 (12),形成其氰醇 (13) 并在雷尼镍上进行氢化反应,进一步将 1 转化为 17-羟基allomatridine(8)。
    DOI:
    10.1248/cpb.25.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颈花脒 罗拉西坦 矛裂碱 甲基六氢-1H-吡咯里嗪-1-羧酸酯 瓶千里光碱N-氧化物 新瓶草千里光碱 异款冬碱 季普拉嗪 四氢-1H-吡咯里嗪-2(3H)-酮 四氢-1H-吡咯烷-7a(5H)-乙酸 四氢-1H-吡咯并吡咯烷-7a(5H)-乙胺二盐酸盐 四氢-1H-吡咯嗪-7a(5h)-乙酸乙酯 响铃豆碱 去甲一叶秋碱 六氢-吡咯嗪-1-酮 六氢-3-(羟甲基)-1H-吡咯里嗪-1,2,7-三醇 六氢-1H-吡咯里嗪-2-羧酸 六氢-1H-吡咯里嗪-2-甲腈 六氢-1H-吡咯里嗪 六氢-1H-吡咯嗪-7A-甲腈 倒千里光裂醇 二[[(1R,8R)-2,3,5,6,7,8-六氢-1H-吡咯里嗪-1-基]甲基]2,4-二(4-羟基苯基)环丁烷-1,3-二羧酸酯 [(1S,8R)-2,3,5,6,7,8-六氢-1H-吡咯里嗪-1-基]甲醇 [(1S,7R,8R)-7-[(Z)-2-甲基丁-2-烯酰基]氧基-2,3,5,6,7,8-六氢-1H-吡咯里嗪-1-基]甲基 (Z)-2-(羟基甲基)丁-2-烯酸酯 7a-乙氧基-7,7-二甲基六氢-3H-吡咯里嗪-3-酮 7Alpha-双稠吡咯啶-乙酸盐酸盐 7Alpha-双稠吡咯啶-乙腈 7-羟基-1-氮杂双环[5.3.0]癸烷-2-酮 7-甲基六氢-1H-吡咯里嗪-1-酮 7,8-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 5-甲氧羰基甲基-1-氮杂双环[3.3.0]辛烷 5-氧代六氢-1H-吡咯里嗪-1-甲醛 5-(2-氨基乙基)-1-氮杂双环[3.3.0]辛烷 3-(羟基甲基)六氢-1H-吡咯里嗪-1,2,7-三醇盐酸盐(1:1) 2,3,5,6,7,8-六氢-1H-吡咯里嗪-1-胺 2(1H)-喹喔啉酮,3-氨基-7-甲基- 1H-吡咯啉嗪-2-胺,六氢-(9CI) 1H-吡咯啉嗪-1-酮,六氢-7-(羟甲基)- 1-氮杂二环[2.2.1]庚烷,3-(5-异[口噁]唑基)-,外-(9CI) 1-(六氢-1H-吡咯里嗪-1-基)乙酮 (六氢-1H-吡咯里嗪-7A-基)甲胺 (六氢-1H-吡咯啉-7a-基)甲醇 (八氢吲哚嗪-8A-基)甲胺 (八氢-9AH-喹啉嗪-9A-基)甲醇 (Z)-2-甲基-2-丁烯酸[(1S,2R,7aS)-六氢-1-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2-基]酯 (Z)-2-甲基-2-丁烯酸[(1S,2R,7aR)-六氢-2beta-羟基-1H-吡咯里嗪-1beta-基]甲基酯 (7aS)-四氢-1H-吡咯里嗪-2(3H)-酮 (7aS)-六氢-3H-吡咯里嗪-3-酮 (7aS)-2-甲基四氢-1H-吡咯里嗪-1,3(2H)-二酮 (7a-甲基六氢-1H-吡咯里嗪-1-基)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