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2-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 | 16571-2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2-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
英文别名
trans-bis(trifluoromethyl)-2-bromodifluorovinylamine;(Z)-2-bromo-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ethenamine
trans-2-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化学式
CAS
16571-25-8
化学式
C4BrF8N
mdl
——
分子量
293.942
InChiKey
WRKQMZCLSKQCDR-UPHRSUR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7±40.0 °C(Predicted)
  • 密度:
    1.93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2-Di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aethylamin 在 氢氧化钾 作用下, 生成 cis-2-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trans-2-Brom-1,2-difluoro-N,N-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
    参考文献:
    名称:
    氮的多氟烷基衍生物。第三十六部分 N-溴和N-氯-双三氟甲胺与顺式或反式-2-丁烯的光化学反应,以及1,2-二(双三氟甲基氨基)-二氟乙烯和2-溴-1,2-二氟-甲基的合成NN -bistrifluoromethylvinylamine
    摘要:
    N-溴双三氟甲胺与顺式或反式-2-丁烯的光化学反应产生比例为17:83和77:23的1:1的赤-和苏-2--2-溴-1-甲基-NN-双三氟甲基丙胺加合物,分别。相应的N-氯胺反应分别以10:90和87:13的比例得到赤-和苏-1:1的加合物。N的热反应-溴代胺与1,2-二氟-NN-双三氟甲基乙烯基胺的合成以高收率得到1,2-二(双三氟甲基氨基)-2-溴-1,2-二氟乙烷,将其脱氢溴化得到1,2-二(双三氟甲基氨基)二氟乙烯。描述了顺式和反式-2-溴-1,2-二氟-NN-双三氟甲基乙烯基胺的合成。
    DOI:
    10.1039/p197200018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rfluoroalkyl derivatives of nitrogen. Part XXVI. The preparation and rearrangement of polyfluorovinylamines and of trifluoromethyl trifluorovinyl ether
    作者:R. N. Haszeldine、A. E. Tipping
    DOI:10.1039/j39680000398
    日期:——
    trifluorovinyl ether, and pentafluoropropionyl fluoride. Pyrolysis of perfluoro-(NN-dimethylvinylamine) or of trifluoromethyl trifluorovinyl ether gives perfluoro-2-azapent-2-ene (55%) and pentafluoropropionyl fluoride (67%), respectively.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vinylamine probably occurs by two mechanisms (mainly intramolecular and partly radical), since pyrolysis with a large excess of toluene gives
    全氟-(1-二甲基基-2-甲氧基环丁烷)在600°C,低压(1-2 mm。)的流动热解条件下,接触时间约为600℃ 。1秒。给出全氟- (NN -dimethylvinylamine)(76%),全氟-2- azapent -2-烯(21%),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22%),和五氟丙酰氟(54%)。全氟-(1,2-双二甲基环丁烷)的类似热解反应也产生了前两种化合物(分别为78%和17%)。双(全氟-2-甲氧基环丁基)的热解得到更复杂的产物,包括四氟乙烯全氟环丁烯全氟-1,3-丁二烯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五氟丙酰氟全氟热解-(NN-二甲基乙烯基胺)或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分别得到全氟-2-氮杂戊-2-烯(55%)和五氟丙酰氟(67%)。乙烯胺的重排可能是通过两种机理发生的(主要是分子内和部分自由基的),因为用大量过量的甲苯进行热解会以较低的收率(46%)和仿(31%)产生重排的氮杂戊烯乙烯基胺(CF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9, 9, page 159 - 180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2-氯环己基高氯酸盐 顺式-1-溴-2-氟-环己烷 顺式-1-叔丁基-4-氯环己烷 顺式-1,2-二氯环己烷 顺-1H,4H-十二氟环庚烷 镓,三(三氟甲基)- 镁二(1,1,2,2,3,3,4,4,5,5,6,6,7,7,8,8,8-十七氟-1-辛烷磺酸酯) 铵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2-二十三氟十二烷酸盐 铜N-(2-氨基乙基)乙烷-1,2-二胺2-氰基胍二氯化盐酸 钾{[(十七氟辛基)磺酰基](甲基)氨基}乙酸酯 钠3-[(3-{[(十七氟辛基)磺酰基]氨基}丙基)(甲基)氨基]-1-丙烷磺酸酯 重氮基烯,(1-溴环己基)(1,1-二甲基乙基)-,1-氧化 辛酸,十五氟-,2-(1-羰基辛基)酰肼 赖氨酰-精氨酰-精氨酰-苯基丙氨酰-赖氨酰-赖氨酸 诱蝇羧酯B1 诱蝇羧酯 萘并[2,1-b]噻吩-1(2H)-酮 膦基硫杂酰胺,P,P-二(三氟甲基)- 脲,N-(4,5-二甲基-4H-吡唑-3-基)- 肼,(3-环戊基丙基)-,盐酸(1:1) 组织蛋白酶R 磷亚胺三氯化,(三氯甲基)- 碳标记全氟辛酸 碘甲烷与1-氮杂双环(4.2.0)辛烷高聚合物的化合物 碘甲烷-d2 碘甲烷-d1 碘甲烷-13C,d3 碘甲烷 碘环己烷 碘仿-d 碘仿 碘乙烷-D1 碘[三(三氟甲基)]锗烷 硫氰酸三氯甲基酯 甲烷,三氯氟-,水合物 甲次磺酰胺,N,N-二乙基-1,1,1-三氟- 甲次磺酰氯,氯二[(三氟甲基)硫代]- 甲基碘-12C 甲基溴-D1 甲基十一氟环己烷 甲基丙烯酸正乙基全氟辛烷磺 甲基三(三氟甲基)锗烷 甲基[二(三氟甲基)]磷烷 甲基1-氟环己甲酸酯 环戊-1-烯-1-基全氟丁烷-1-磺酸酯 环己烷甲酸4,4-二氟-1-羟基乙酯 环己烷,1-氟-2-碘-1-甲基-,(1R,2R)-rel- 环己基五氟丙烷酸酯 环己基(1-氟环己基)甲酮 烯丙基十七氟壬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