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2-tritylsulfanyl-1H-benzoimidazole | 137268-2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2-tritylsulfanyl-1H-benzoimidazole
英文别名
methyl‑2‑(triphenylmethyl)sulfanylbenzimidazole
1-Methyl-2-tritylsulfanyl-1H-benzoimidazole化学式
CAS
137268-21-4
化学式
C27H22N2S
mdl
——
分子量
406.551
InChiKey
UPPXWWXPOGDKH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6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7.8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yl-2-tritylsulfanyl-1H-benzoimidazole甲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58%的产率得到1-甲基-1H-苯并咪唑-2-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四和六核亚氨基硫醇铜(I)配合物:可见光和近红外区的合成,结构和固态热致变色双发射
    摘要:
    由单阴离子二齿配体N-甲基苯并咪唑硫醇盐(Me-bimt –)[ n n(Me-bimt)n ]和n  = 4(1)和6(2)所支持的两个新的光致发光多核Cu(I)簇络合物已经得到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合成并在结构上表征。为1和2中,Cu(I)离子和ME-BIMT -配体构建立方烷型{铜4小号4 }和六边形棱柱{的Cu 6小号6 }框架,分别。在晶体状态下,配合物1和2表现出绿色(λ EM  = 500纳米)和近红外(λ EM  = 876纳米)发射,分别在UV辐射(λ EX 在室温= 365纳米)。两个晶体揭示低于200 K依赖性温度双发射:复杂1次在可见波长区域发射(λ EM  = 493和542纳米)和复杂2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波长区域(λ EM  = 752和973纳米)这归因于具有不同金属核性质的簇构架上的多个光激发态。
    DOI:
    10.1007/s11696-020-01251-w
  • 作为产物:
    描述:
    1H-苯并咪唑-2-硫醇三乙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8.08h, 生成 1-Methyl-2-tritylsulfanyl-1H-benzo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并咪唑基硫亚砜通过异常的配体交换反应保护内源硫醇免受甲基汞的影响
    摘要:
    甲基汞(MeHg +)等有机物是对人类最具毒性的物质。除了抑制蛋白质外,MeHg +还通过与内源性巯基半胱氨酸(CysH)和谷胱甘肽(GSH)牢固结合形成MeHgCys和MeHgSG复合物,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在此,据报道含有N-CH 2 CH 2的N,N-二取代的苯并咪唑基硫酮1OH取代基将MeHgCys和MeHgSG复合物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水溶性HgS纳米颗粒(NPs),并通过在37°C下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不寻常的配体交换反应,分别从MeHgCys和MeHgSG中释放出相应的游离硫醇CysH和GSH。但是,尽管含有N-CH 2 CH 2 OH取代基,但相应的N-取代的苯并咪唑基硫酮7和N,N-二取代的咪唑基硫酮3未能转化MeHgX(X = Cys和SG)到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的HgS的NP,这表明不仅N-CH 2 CH 2 OH基团,但在苯并咪唑环和N,N-二取代1导致在1:1 MeHg共轭
    DOI:
    10.1002/chem.2016052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N-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2-thiones
    作者:Daniel R. Doerge、Niranjala M. Cooray
    DOI:10.1080/00397919108021578
    日期:1991.9
    General methods were developed for N-substitution of benzimidazoline-2-thione with alkyl, alkenyl, alkynyl and acyl groups using S-tritylation as a protecting reaction.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非马沙坦杂质1 隐色甲紫-d6 隐色孔雀绿-d6 隐色孔雀绿 隐色乙基结晶紫 降钙素杂质10 重氮四苯基乙烷 酸性黄117 酸性蓝119 酚酞啉 酚酞二硫酸钾水合物 萘,1-甲氧基-3-甲基 苯酚,4-(1,1-二苯基丙基)- 苯甲醇,4-溴-a-(4-溴苯基)-a-苯基- 苯甲醇,2-氨基-5-氯-a-乙烯基-a-苯基- 苯甲酸,4-(羟基二苯甲基)-,甲基酯 苯甲酸,3-[[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3-[(三苯代甲基)硫代]丙基]氨基]-,(R)- 苯甲基N-[(2(三苯代甲基四唑-5-基-1,1联苯基-4-基]-甲基-2-氨基-3-甲基丁酸酯 苯基双-(对二乙氨基苯)甲烷 苯基二甲苯基甲烷 苯基二[2-甲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甲烷 苯基{二[4-(三氟甲基)苯基]}甲醇 苯基-二(2-羟基-5-氯苯基)甲烷 苄基2,3,4-三-O-苄基-6-O-三苯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5-氨基-5-脱氧-2,3-O-异亚丙基-6-O-三苯甲基呋喃己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3-O-异亚丙基-6-三苯甲基-alpha-D-甘露呋喃糖 苄基 2,3,4-三-O-(苯基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芴甲氧羰基-4-叔丁酯-天冬酰胺-S-三氯苯甲基-L-半胱氨酸 膦酸,1,2-乙二基二(磷羧基甲基)亚氨基-3,1-丙二基次氮基<三价氮基>二(亚甲基)四-,盐钠 脱氢奥美沙坦-2三苯甲基奥美沙坦脂 美托咪定杂质28 绿茶提取物茶多酚陕西龙孚 结晶紫 磺基琥珀酰亚胺基-4-[2-(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丁酸酯 磷,三(4-甲氧苯基)甲基-,碘化 碱性蓝 硫代硫酸氢 S-[2-[(3,3,3-三苯基丙基)氨基]乙基]酯 盐酸三苯甲基肼 白孔雀石绿-d5 甲酮,(反-4-氨基-4-甲基环己基)-4-吗啉基- 甲基三苯基甲基醚 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三苯甲酸酯 甲基3,4-O-异亚丙基-6-O-三苯甲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4-O-异亚丙基-2-O-甲基-6-O-三苯甲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2-甲基-N-{[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丙氨酸酸酯 甲基2,3,4-三-O-苯甲酰基-6-O-三苯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4-三-O-苄基-6-O-三苯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4-三-O-(苯基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