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2-naphthoic acid(-1H))(azido)]n | 1619907-3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2-naphthoic acid(-1H))(azido)]n
英文别名
——
[Cu(2-naphthoic acid(-1H))(azido)]n化学式
CAS
1619907-33-3
化学式
C11H7O2*Cu*N3
mdl
——
分子量
276.741
InChiKey
XZYQKJMZWIVVAO-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7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8.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以2-萘甲酸为共配体的叠氮基铜(II)配位聚合物的溶剂诱导合成,晶体结构,磁性和单晶至单晶转化
    摘要:
    基于溶剂诱导的作用,三种新型叠氮基-铜配位聚合物[Cu(2-na)(N 3)](1),[Cu(2-na)(N 3)](2)和[已经成功制备了Cu(2-na)(N 3)(C 2 H 5 OH)](3)(其中2-na = 2-萘甲酸)。在Cu即(II)阳离子的化合物在结构分析显示1 - 3分别存在四- ,五- ,和六配位的几何形状,。化合物1是具有EO-叠氮基的良好隔离的一维(1D)链,而2是1的异构体并显示涉及EE-叠氮基的二维(2D)层。在热力学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2占据稳定状态,1处于亚稳态。化合物3由源自1的具有三桥联模式的一维链组成,并通过浸入乙醇溶剂进行单晶至单晶转变;化合物3脱醇后可以得到1的粉末产物,即1b。磁性测量表明,化合物1 - 3执行强的链内铁磁相互作用,经历长距离的磁有序性和缓慢的磁弛豫。化合物1具有15 K转变温度的亚磁行为,而化合物2和3分别具有15
    DOI:
    10.1021/ic5010769
  • 作为产物:
    描述:
    [Cu(2-naphthoic acid(-1H))(azido)(C2H5OH)]n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Cu(2-naphthoic acid(-1H))(azido)]n
    参考文献:
    名称:
    以2-萘甲酸为共配体的叠氮基铜(II)配位聚合物的溶剂诱导合成,晶体结构,磁性和单晶至单晶转化
    摘要:
    基于溶剂诱导的作用,三种新型叠氮基-铜配位聚合物[Cu(2-na)(N 3)](1),[Cu(2-na)(N 3)](2)和[已经成功制备了Cu(2-na)(N 3)(C 2 H 5 OH)](3)(其中2-na = 2-萘甲酸)。在Cu即(II)阳离子的化合物在结构分析显示1 - 3分别存在四- ,五- ,和六配位的几何形状,。化合物1是具有EO-叠氮基的良好隔离的一维(1D)链,而2是1的异构体并显示涉及EE-叠氮基的二维(2D)层。在热力学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2占据稳定状态,1处于亚稳态。化合物3由源自1的具有三桥联模式的一维链组成,并通过浸入乙醇溶剂进行单晶至单晶转变;化合物3脱醇后可以得到1的粉末产物,即1b。磁性测量表明,化合物1 - 3执行强的链内铁磁相互作用,经历长距离的磁有序性和缓慢的磁弛豫。化合物1具有15 K转变温度的亚磁行为,而化合物2和3分别具有15
    DOI:
    10.1021/ic50107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