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R,9S,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 | 102208-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R,9S,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
英文别名
(3aR,9S,9aR,9bS)-2,2-dimethyl-3a,4,6,7,8,9,9a,9b-octahydro-[1,3]dioxolo[4,5-a]indolizin-9-ol
(3aR,9S,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化学式
CAS
102208-65-1
化学式
C11H19NO3
mdl
——
分子量
213.277
InChiKey
HEVZREBCOASZGR-SGIHWFK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5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1.9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aR,9S,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4%的产率得到(1S,2R,8S,8aR)-1,2,8-trihydroxy-octahydroindoli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d-、l-和 8-epi-d-苦马豆素的从头不对称合成
    摘要:
    从非手性呋喃和 γ-丁内酯开发了一种高度对映选择性和立体控制的方法来制备 d-、l- 和 8-表-d-苦马豆素。叠氮化物和苄基醚的一锅氢解,然后进行分子内还原胺化,已被用作建立吲哚里西啶环体系的关键步骤。通过 Noyori 还原建立绝对立体化学,通过使用几种高度非对映选择性钯催化糖基化、Luche 还原、二羟基化和钯催化叠氮烯丙基化反应建立相对立体化学。这种实用方法通过 13 个步骤提供了数克量的吲哚里西啶天然产物 d-苦马豆素,总产率为 25%。
    DOI:
    10.1016/j.tet.2007.10.10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BASHYAL, BHARAT P.;FLEET, GEORGE W. J.;GOUGH, MAX J.;SMITH, PAUL W., TETRAHEDRON, 43,(1987) N 13, 3083-309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toi, Hiroyuki; Takeno, Hidekazu; Hashimoto, Masashi, Heterocycles, 1986, vol. 24, # 5, p. 1261 - 1264
    作者:Setoi, Hiroyuki、Takeno, Hidekazu、Hashimoto, Masash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长春内日啶 钩藤碱e 钩藤碱d 钩藤碱A 钩藤碱 C 钩藤碱 虎皮楠生物碱B 芥菜甙N-氧化物 甲基二氯镓 流涎胺 栗精胺 柯诺辛B 柯诺辛 恩卡林碱 F 异钩藤碱 异帽叶碱 异去氢钩藤碱 帽柱叶碱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去氢钩藤碱 卡拉巴宾 六氢吲嗪-8-酮 六氢吲哚嗪-3,7-二酮 六氢-5(1H)-吲嗪硫酮 六氢-3(2H)-吲嗪硫酮 八氢吲嗪 八氢-6,7-吲嗪二醇 八倾吲嗪三醇 二环[2.2.1]庚烷-2-醇,3-(二甲氨基)-,[1S-(内,内)]-(9CI) 丙酸,2,2-二甲基-,八氢-7,8-二羟基-1,6-中氮茚二基酯,1S-(1.α.,6.β.,7.α.,8.β.,8a.β.)- 一叶萩碱 一叶萩新碱 一叶秋碱 α.-塔洛-九吡喃糖,1,6:2,3-二脱水-4,7,8,9-四脱氧- [(1S,6S,7S,8R,8aR)-1,7,8-三羟基-1,2,3,5,6,7,8,8a-八氢吲嗪-6-基] 丁酸酯 N-[(1S,6S,7R,8R,8aR)-1,7,8-三羟基辛氢-6-吲哚嗪基]乙酰胺 8a-乙炔基-2,3,5,6,7,8-六氢-1H-吲嗪 8-氨基-3-氧代八氢-1-吲嗪羧酸 8-中氮茚醇,八氢-1,6,7-三(苯基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6,7-二羟基苦马豆素 6,7,8-中氮茚三醇,八氢-1-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5(1H)-中氮茚酮,六氢-,(R)- 4-氨基-1H-苯并咪唑-6-羧酸 4-[5-[5-(氯甲基)-1,3,4-噁二唑-2-基]-2-(3-氯苯基)-4-甲氧代-吡唑-3-基]二氮烯基-N,N-二甲基-苯胺 2-甲基-5-氧代八氢-3-吲嗪甲醛 2-(4-氟苯基)乙胺,2-[2-(4-氟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苯烯亚磺酸 1-碘甲基-六氢-中氮茚-3-酮 1-甲基八氢-1-吲哚嗪并l 1-溴甲基-3-哌啶-2-基-八氢-喹嗪 1-(吡咯烷-1-基甲基)萘-2-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