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s-bis(1-octadecylamine)bis(ethylenediamine)cobalt(III) bromide | 103439-1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s-bis(1-octadecylamine)bis(ethylenediamine)cobalt(III) bromide
英文别名
——
cis-bis(1-octadecylamine)bis(ethylenediamine)cobalt(III) bromide化学式
CAS
103439-10-7
化学式
3Br*C40H94CoN6
mdl
——
分子量
957.932
InChiKey
KPHXFKOCZTVKDH-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rans-dibromobis(ethylenediamine)cobalt(III) bromide 、 十八胺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cis-bis(1-octadecylamine)bis(ethylenediamine)cobalt(III)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支持多层中表面活性剂反式二苯乙烯的能量和电子转移猝灭:使用疏水性底物发色团来确定组件中的短程距离依赖性
    摘要:
    报道了在支持的多层组件中 H 聚集的表面活性剂反式二苯乙烯的能量和电子转移的研究。芪的荧光状态在中等长 (8C-90A) 距离内被表面活性剂硫菁染料淬灭,同时对硫菁荧光敏化。尽管发生了相对长程的供体受体激发能量转移,但二苯乙烯聚集体在它们之间不能有效地转移激发;因此,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在包含多层二苯乙烯的组件中存在天线效应。对于包含二苯乙烯和表面活性剂钴 (II1) 复合物或紫精的组件,还观察到二苯乙烯荧光的猝灭。在这些情况下,淬灭发生在更短的距离内,并且无法检测到新的排放或净光化学变化。对于紫精,似乎电子转移猝灭占主导地位;对于钴配合物,观察到的猝灭可归因于电子转移或能量转移。从这些研究中估计的电子转移距离和速率似乎与最近对完全不同系统的调查结果一致。对有组织的组件中的光化学和光物理现象的研究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一方面,使用真正有组织的媒介提供了在受控环境中检查分子过程的可能性;因此,原
    DOI:
    10.1021/ja00279a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