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 | 894-9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
英文别名
2-hydroxy-1-naphthalidene-4'-hydroxyaniline;2-Hydroxy-[1]naphthaldehyd-(4-hydroxy-phenylimin);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2]naphthol;2-Oxy-naphthaldehyd-(1)-(4-oxy-anil);2-Hydroxy-α-naphthyliden-p-aminophenol;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
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化学式
CAS
894-96-2
化学式
C17H13NO2
mdl
——
分子量
263.296
InChiKey
KPLUVIWNJYXF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2.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氧基苯基)TeCl31-(((4-hydroxy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2-ol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Screening of Some Organyltellurium(IV) Complexes
    摘要:
    在本研究中,六种新的有机碲(IV)希夫碱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RTeCl2-H4AP (1a-c) 和 R2TeCl-H4AP (1d-f)。 (1a-c) 和 R2TeCl-H4AP (1d-f),其中 R= 4-甲氧基苯基、4-羟基苯基和 配体 H4AP = 1-(((4-羟基苯基)亚氨基)甲基)-2-萘酚 由 2-羟基-1-萘甲醛与 4-氨基苯酚缩合而成。 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表征、 1H NMR、13C NMR 光谱。所有光谱数据的相关性表明,希夫碱 配体 (H4AP) 作为双齿(ON)配体,通过萘环-O 和亚胺-N 与碲离子配位,形成畸变的方形配位。 亚胺-N,以畸变的正方形金字塔几何形状围绕碲离子配位。基于 DFT 计算 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 DFT 计算,以确认配合物的几何形状。化学 量子参数。希夫碱及其 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估。 DPPH 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对游离的席夫碱及其配合物进行了体外 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羰基碲(IV)络合物的活性高于席夫碱。 的活性高于希夫碱。进行了分子对接模拟,以研究配体与各种抗真菌和抗细菌药物的可能结合模式。 配体与各种蛋白质受体(如白僵菌和大肠杆菌)的可能结合模式。
    DOI:
    10.14233/ajchem.2022.2375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anchot,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12, vol. 388, p. 12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preliminary mechanism study of N-benzylideneanil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TLR2 inhibitors
    作者:Shaoyi Cai、Gengzheng Zhu、Xiaohong Cen、Jingjie Bi、Jingru Zhang、Xiaoshan Tang、Kun Chen、Kui Cheng
    DOI:10.1016/j.bmc.2018.03.001
    日期:2018.5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50 N-benzylideneaniline compounds with the help of CADD. And subsequent in vitro studies leading to the optimized compound SMU-A0B13 with most potent inhibitory activity to TLR2 (IC50=18.21 ± 0.87 μM). Preliminary mechanism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is TLR2 inhibitor can work through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low toxicity, and can also efficiently
    Toll样受体2(TLR2)可以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以防御入侵的生物,并且已成为有吸引力的治疗靶标。直到今天,还没有在临床试验中开发出TLR2小分子拮抗剂。本文中,我们借助CADD设计并合成了50种 N-苄叉基苯胺化合物。随后进行的体外研究产生了对TLR2具有最强抑制活性的优化化合物SMU-A0B13(IC 50= 18.21±0.87μM)。初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该TLR2抑制剂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发挥高特异性和低毒性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有效下调HEK-blue hTLR2,人PBMC和SHE中的炎性细胞因子,例如SEAP,TNF-α和NO。原始的264.7细胞系。此外,对接情况还表明SMU-A0B13可以很好地与TLR2-TIR(PDB:1FYW)活性域结合,这可能解释了其生物活性。
  • Senier; Clark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1, vol. 99, p. 2082
    作者:Senier、Clarke
    DOI:——
    日期:——
  • Sawitsch et al., Vestnik Moskovskogo Universiteta, 1956, vol. 11, # 1, p. 225,226
    作者:Sawitsch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