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S)-1,2-bis(2-fluorophenyl)ethane-1,2-diamine | 125459-8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S)-1,2-bis(2-fluorophenyl)etha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
(1S,2S)-1,2-bis(2-fluorophenyl)ethane-1,2-diamine化学式
CAS
125459-81-6
化学式
C14H14F2N2
mdl
——
分子量
248.275
InChiKey
HBSXDFSJTIINEG-KBPBESR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6.8±37.0 °C(Predicted)
  • 密度:
    1.23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6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52.04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2.0

SDS

SDS:e3bb92727774d3986825e3b44894f951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对映选择性 [3 + 2] 环加成的改进 Ti(salen) 催化剂的机理研究
    摘要:
    Ti(salen) 配合物催化环丙基酮与烯烃的不对称 [3 + 2] 环加成。虽然富电子烯烃具有高对映选择性,但缺电子烯烃的选择性较低。在此,我们描述了机理研究以了解催化剂的起源和底物趋势,以努力确定更通用的催化剂。决定过渡态的选择性的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揭示了立体化学控制的起源是催化剂变形,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水杨醛部分上的手性骨架和金刚烷基的影响。虽然金刚烷基的取代不利于对映选择性,但机械信息指导了一组八种具有改性二胺主链的新型 Ti(salen) 催化剂的开发。用四种缺电子烯烃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评估,以开发出一种将对映选择性与物理有机参数相关联的三参数统计模型。该统计模型能够定量预测具有不同结构的烯烃的对映选择性。这些机理见解有助于发现一种新的 Ti(salen) 催化剂,该催化剂大大扩展了反应范围并显着提高了合成有趣结构单元的对映选择性。
    DOI:
    10.1021/jacs.0c07128
  • 作为产物:
    描述:
    (1R,2R)-1,2-Bis-(2-fluoro-phenyl)-N,N'-bis-[1-(2-fluoro-phenyl)-meth-(E)-ylidene]-ethane-1,2-diamine 在 硫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17h, 生成 (1S,2S)-1,2-bis(2-fluorophenyl)etha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èse des diastéréoisomères 1,2-bis(2-,3- et 4-fluorophényl)éthylènediamines 4–6, 10–12 à partir de méso 1,2-bis(2-hydroxyphényl)éthylènediamine et de 2-,3- et 4-fluorobenzaldéhyde par la transposition de diaza-Cope et leur transformation en complexes [1,2-bis(2-,3- et 4-fluorophényl)éthylènediamine]dihaloplatine (II) (Hal = Cl: 13–18; Hal = I: 19–24) à l'aide de K2PtHaI4
    摘要:
    DOI:
    10.1016/0223-5234(89)9007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