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is(5-nitro-1H-indol-3-yl)acenaphthylen-1(2H)-one | 1245605-8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is(5-nitro-1H-indol-3-yl)acenaphthylen-1(2H)-one
英文别名
2,2-bis(5-nitro-1H-indol-3-yl)-2H-acenaphthen-1-one
2,2-bis(5-nitro-1H-indol-3-yl)acenaphthylen-1(2H)-one化学式
CAS
1245605-85-9
化学式
C28H16N4O5
mdl
——
分子量
488.459
InChiKey
VLMBWMAKZKRML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5
  • 重原子数:
    3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134.93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硝基吲哚苊醌 在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0%的产率得到2,2-bis(5-nitro-1H-indol-3-yl)acenaphthylen-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Facile Synthesis of 2,2-Bis(1 H-Indol-3-yl)Acenaphthen-1(2H)-One Derivatives Catalysed by Ceric Ammonium Nitrate
    摘要:
    硝酸铈铵能有效催化苊醌与吲哚的反应,在乙醇回流条件下,2 小时内即可得到对称的 2,2-双(1H-吲哚-3-基)苊-1(2H)-酮,收率极高、以及 2-羟基-2-吲哚基苊-1(2H)-酮与吲哚的反应,得到了相应的不对称的 2,2-双(1H-吲哚-3-基)苊-1(2H)-酮。这为合成对称和不对称的 2,2-双(1H-吲哚-3-基)苊-1(2H)-酮衍生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DOI:
    10.3184/030823410x127013822359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2-bis(1H-indol-3-yl)-2H-acenaphthen-1-one catalyzed by recyclable solid superacid SO42−/TiO2 under grinding condition
    作者:Guo Liang Feng
    DOI:10.1016/j.cclet.2010.05.009
    日期:2010.9
    Abstract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ymmetrical 2,2-bis(1H-indol-3-yl)-2H-acenaphthen-1-one is achieved via a reaction of acenaphthenequinone and indoles catalyzed by solid superacid SO42−/TiO2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by grinding, which provides an efficient route to the synthesis of symmetrical 2,2-bis(1H-indol-3-yl)-2H-acenaphthen-1-one. This procedure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摘要通过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苯醌与吲哚反应,可以有效合成对称的2,2-双(1H-吲哚-3-基)-2H-ac烯-1-酮在室温下通过研磨,提供了合成对称的2,2-双(1H-吲哚-3-基)-2H-ph-1-酮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无溶剂条件,优异的产物收率,简单的后处理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这使其成为合成这些化合物的有用且有吸引力的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