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9(10),16(17),23(24)-tetrakis[bis(diethoxyphosphoryl)methyl]-3,10(9),17(16),24(23)-tetranitrophthalocyaninatozinc(II) | 1476044-90-2

分子结构分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9(10),16(17),23(24)-tetrakis[bis(diethoxyphosphoryl)methyl]-3,10(9),17(16),24(23)-tetranitrophthalocyaninatozinc(II)
英文别名
——
2,9(10),16(17),23(24)-tetrakis[bis(diethoxyphosphoryl)methyl]-3,10(9),17(16),24(23)-tetranitrophthalocyaninatozinc(II)化学式
CAS
1476044-90-2
化学式
C68H92N12O32P8Zn
mdl
——
分子量
1902.72
InChiKey
UOYPCOCJZGNC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ethyl 4,5-dicyano-2-nitrobenzylidenediphosphonatezinc diacetate 在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26%的产率得到2,9(10),16(17),23(24)-tetrakis[bis(diethoxyphosphoryl)methyl]-3,10(9),17(16),24(23)-tetranitrophthalocyaninatozinc(II)
    参考文献:
    名称:
    Phthalocyanines with phosphonate moiety viaC-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in phthalonitriles
    摘要:
    在碱性条件下,4-硝基或 3-硝基邻苯二甲腈异构体与膦酰乙酸三乙酯、氰基甲基膦酸二乙酯或亚甲基二膦酸四乙酯相互作用,导致位于硝基正交位置的氢发生区域选择性 C-亲核氧化取代,从而分离出带有二乙氧基膦酰甲基或双(二乙氧基膦酰)甲基的新邻苯二甲腈,产率不高。在相同条件下,四氯邻苯二甲腈的一个氯原子被膦酰乙酸三乙酯进行了选择性取代。在碱性条件下,母体酞腈和相应的具有正交位置硝基和二乙氧基磷酰取代甲基的锌酞菁都参与了可逆的酸碱作用,并相应地在可见光或近红外区域的长波长吸收最大值发生了较大的浴色偏移。为了解释酞菁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浴色偏移,有人提出了四氮氯和四氮(异)菌氯阴离子的形成。
    DOI:
    10.1142/s10884246135005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