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methylphenyl)(1,2-diphenylethylidene)amine | 138313-3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methylphenyl)(1,2-diphenylethylidene)amine
英文别名
N-(1,2-diphenylethenyl)-2,6-dimethylaniline
(2,6-dimethylphenyl)(1,2-diphenylethylidene)amine化学式
CAS
138313-30-1
化学式
C22H21N
mdl
——
分子量
299.415
InChiKey
XIMFGEUUSUSUG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9.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09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1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12.0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p2Zr(N(2,6-Me2Ph)C(Ph)=C(Ph)) 、 2,6-二甲基苯胺氘代苯 为溶剂, 生成 bis(cyclopentadienyl)bis(2,6-dimethylphenylamide)zirconium 、 (2,6-dimethylphenyl)(1,2-diphenylethylidene)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锆双酰胺 Cp2Zr(NHR)2 化学计量和催化加氢胺化炔烃和丙二烯
    摘要:
    我们发现双酰胺 Cp 2 Zr(NHR) 2 (1) 催化炔烃和丙二烯的加氢胺化,并研究了该过程的范围和机制。在相应的双酰胺锆 1a 存在下,在 95 o C 下检查 2,6-二甲基丙氨酸与二苯乙炔的催化和化学计量加成表明,该反应在双酰胺和亚烷基的浓度中是一级反应,而在胺中则是相反的一级反应
    DOI:
    10.1021/ja00031a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quapalladium Complex: A Stable and Convenient Catalyst for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作者:Tomohiro Shimada、Gan�B. Bajracharya、Yoshinori Yamamoto
    DOI:10.1002/ejoc.200400568
    日期:2005.1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proceeds very smoothly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the aquapalladium complex [Pd(dppe)(H2O)2](TfO)2. This reaction most probably proceed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n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hydroxopalladium and the amidopalladium complexes, and subsequent aminopalladation of alkynes. (©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在催化量的配合物 [Pd(dppe)(H2O)2](TfO)2 存在下,炔烃的分子间加氢胺化反应非常顺利。该反应最有可能通过在羟基和酰胺配合物之间形成平衡以及随后炔烃化来进行。(©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5)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