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glycidyl 2-naphthoate | 950171-2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glycidyl 2-naphthoate
英文别名
——
(R)-glycidyl 2-naphthoate化学式
CAS
950171-26-3
化学式
C14H12O3
mdl
——
分子量
228.247
InChiKey
ISKBXKAIAHCBHL-CYBMUJF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38.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R)-2,3-dihydroxypropyl 2-naphthoate 在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75 %的产率得到(R)-glycidyl 2-naphth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催化的酰基自由基的化学和对映选择性去对称 C-O 键偶联
    摘要:
    迄今为止尚未实现过渡金属催化的酰基对映选择性功能化,这可能是由于它们相对较高的反应性,这使得化学和立体控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描述了 Cu(I) 催化的酰基自由基的对映选择性去对称 C-O 键偶联。该反应与(杂)芳基和烷基醛相容,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非常广泛的具有挑战性的醇底物,例如 2,2-二取代的 1,3-二醇、2-取代的-2-氯-1、 3-二醇、2-取代的 1,2,3-三醇、2-取代的丝氨醇和内消旋伯 1,4-二醇,提供以具有挑战性的无环四取代碳立构中心为特征的富含对映体的酯。通过一步或两步的后续转型,该反应为从现成的醇(尤其是工业相关的甘油)快速制备手性 C3 结构单元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策略。机理研究支持所提出的酰基自由基的 C-O 键偶联。
    DOI:
    10.1021/jacs.3c006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Incorpo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Epoxides Catalyzed by Optically Active Cobalt(II) Complexes
    作者:Wataru Yamada、Yasunori Kitaichi、Hirotaka Tanaka、Tomohide Kojima、Mitsuo Sato、Taketo Ikeno、Tohru Yamada
    DOI:10.1246/bcsj.80.1391
    日期:——
    into an epoxide was developed using an optically active ketoiminatocobalt(II) complex as a chiral Lewis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the cobalt complex and amine base, enantioselective CO 2 fixation with an epoxide proceeded with kinetic resolution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ate along with unreacted epoxide, both of which were optically active. To improve their enantioselectivities
    使用光学活性的酮亚 (II) 配合物作为手性路易斯酸开发了 CO 2 对映选择性化学固定到环氧化物中。在催化量的络合物和胺碱的存在下,与环氧化物的对映选择性 CO 2 固定进行动力学拆分,得到相应的碳酸盐和未反应的环氧化物,两者都是光学活性的。为了提高它们的对映选择性,研究了配合物和胺碱的配体结构。因此,优化的催化体系成功地应用于各种环氧化物,以获得相应的光学活性环状碳酸酯,并以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回收环氧化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