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yrrolizixenamide 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yrrolizixenamide D
英文别名
Pyrrolizixenamide D;5-methyl-N-(1-oxo-5,6,7,8-tetrahydropyrrolizin-3-yl)hexanamide
pyrrolizixenamide 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22N2O2
mdl
——
分子量
250.341
InChiKey
FVSNLPIDBSKTG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甲基己酰氯 、 t-butyl 3-amino-5,6,7,7a-tetrahydro-1-oxo-1H-pyrrolizine-2-carboxylate 在 sodium hydride 、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mineral oil 、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17h, 以11%的产率得到pyrrolizixenamide D
    参考文献:
    名称:
    细菌吡咯并立烷生物碱的结构,生物合成和赋形
    摘要:
    吡咯并立烷生物碱(PAs)是广泛的植物天然产物,具有强大的毒性和生物活性。在此,描述了使用通过2D NMR光谱法(DANS)和质谱法的差异分析从昆虫病原性细菌中鉴定细菌PA的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生物合成涉及一种非核糖体肽合成酶。这些生物合成基因簇在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出现表明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DOI:
    10.1002/anie.2015048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Biosynthesis, and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作者:Olivia Schimming、Victoria L. Challinor、Nicholas J. Tobias、Hélène Adihou、Peter Grün、Laura Pöschel、Christian Richter、Harald Schwalbe、Helge B. Bode
    DOI:10.1002/anie.201504877
    日期:2015.10.19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 are widespread plant natural products with potent toxicity and bioactivity. Here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PAs from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differential analysis by 2D NMR spectroscopy (DANS) and mass spectrometry is described. Their biosynthesis was elucidated to involve a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s
    吡咯并立烷生物碱(PAs)是广泛的植物天然产物,具有强大的毒性和生物活性。在此,描述了使用通过2D NMR光谱法(DANS)和质谱法的差异分析从昆虫病原性细菌中鉴定细菌PA的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生物合成涉及一种非核糖体肽合成酶。这些生物合成基因簇在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出现表明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野百合碱 螺[环氧乙烷-2,1'-吡咯里嗪] 脱氢野百合碱 矮陀陀酰胺碱 灰毛束草碱 毛束草碱 暗黄猪屎豆碱 去氢毛果天芥菜碱 去氢天芥菜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碱 克拉沙霉素B 克拉沙霉素A N-甲基-N-[(2R,3R,3aS,4S,6alphaS)-2,3,3a,6alpha-四氢-2,4-甲桥-4H-呋喃并[3,2-b]吡咯-3-基]-乙酰胺 N-(3-羟基-2,4-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8-氧杂-5-氮杂三环[5.1.1.01,5]壬-2,6-二烯 8-氧杂-2-氮杂三环[5.2.1.02,6]癸-1(9),3,5-三烯 7-羟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1-甲醛 7-(羟基甲基)-3H-吡咯里嗪-3-酮 7-(甲氧基羰基)-6,7-二氢-5H-吡咯啉-1-羧酸 3H-吡咯里嗪-3,5(2H)-二硫酮 3-氨基-N-[2,5-二氢-5-羰基-1-(2,4,5-三氯苯基)-1H-吡唑-4-基]苯酰胺 3-氧代吡咯里嗪-2-羧酸乙酯 3-氧代-3H-吡咯里嗪-2-甲酰氯 3-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5-羧酸 3-氧代-2,3,5,7a-四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3-氧-3氢-吡咯嗪-2-甲酸 3-(2,6-二乙酰基-3,7-二甲基-5H-吡咯里嗪-1-基)丙酸 2H,3H-氧杂环丁烷并[2,3-a]吡咯里嗪 2-(6-乙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1-基)苯胺 2,5-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2,3-二氢-7-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7-(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羧酸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醇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腈 2,3-二氢-1H-吡咯里嗪-1-甲腈 2,3-二氢-1H-吡咯嗪-5-甲醛 2,3-二氢-1H-吡呤-1,7-二羧酸 2,3-二氢-(6ci,7ci,8ci,9ci)-1H-吡咯里嗪-1-酮 2,3,5,7a-四氢-1H-吡咯烷 2,2-二氯-1-(3H-吡咯里嗪-5-基)乙酮 1H-吡咯里嗪-2(3H)-酮 1H-吡咯啉嗪-6-羧酸,2,3-二氢-5-甲基-,甲基酯 1H-吡咯啉嗪-5,7-二甲腈,6-氨基-2,3-二氢- 1-甲酰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 1-甲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 1-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1-氧代-1H-吡咯里嗪-2-甲酰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