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 10025-9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英文别名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II);K2PtCl4;potassium chloroplatinate;potassium chloroplatinite;potassium platinochloride;di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potassium tetrachloridoplatinate;tetrachloro platinum;PtCl4;Potassium;platinum(2+);tetrachloride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化学式
CAS
10025-99-7
化学式
Cl4Pt*2K
mdl
——
分子量
415.089
InChiKey
FXCWJOMEAGKNSP-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0°C
  • 密度:
    3.38 g/mL at 25 °C(lit.)
  • 溶解度:
    溶于水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002 mg/m3NIOSH: IDLH 4 mg/m3; TWA 0.002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p><b>...</b></p>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98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2,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5,R42/43,R41,R38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225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88 6.1/PG 3
  • RTECS号:
    TP1850000
  • 包装等级:
    I; II; III
  • 危险标志:
    GHS05,GHS06,GHS08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5,H317,H318,H33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P342 + P311
  • 危险类别:
    6.1
  • 储存条件:
    室温、干燥且密封保存。

SDS

SDS:0164d1763df4f6bfde8aab05a121a02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四氯铂(II)酸钾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otassium platinum(II) chlor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 1)
呼吸过敏 (类别 1)
皮肤过敏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4 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80 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0 戴防护手套。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 P330 如果吞咽: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漱口。
P302 + 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04 + 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05 + P351 + P338 + P310 如溅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便于取出,取出隐形
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33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42 + P311 如有呼吸系统病症: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62 + P364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otassium platinum(II) chloride
别名
: Cl4K2Pt
分子式
: 415.0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025-99-7 <= 100 %
No.) 233-050-9
EC-编号 078-004-00-7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皮炎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氯化氢气体, 氧化钾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颜色: 红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3.3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酸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最低致死剂量 经口 - 小孩 - 400 mg/kg
备注: 心脏的:其他改变。
LD50 腹膜内的 - 小鼠 - 45 mg/kg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可能会引起呼吸过敏或皮肤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体外基因毒性 - 小鼠 - 淋巴细胞
DNA抑制
体外基因毒性 - 人 - 淋巴细胞
微核测试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皮炎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TP18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88 国际海运危规: 3288 国际空运危规: 3288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Di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Di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Di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氯亚铂酸钾

简介 氯亚铂酸钾是一种暗红色的棱柱片状晶体,易溶于水。在100毫升水中可溶解0.93克(16℃)和5.3克(100℃),不溶于醇和有机溶剂,在空气中稳定,但接触乙醇会被还原。

应用 氯亚铂酸钾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铂配合物和药物的起始原料。它还用于制备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涂镀。

化学性质 氯亚铂酸钾为红色结晶,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和有机试剂,在空气中稳定。

用途

  • 制备其他铂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 奥沙利铂中间体
  • 用于制备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涂镀
  • 用作分析试剂

生产方法 将二氯化铂溶解在盐酸中,形成四氯合铂(Ⅱ)酸,然后加入氯化钾并用冰水冷却即可得到。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电沉积在 Au 上的 Pt100−xPbx 薄膜上的甲酸氧化
    摘要:
    在织构 Au(111) 上生长的电沉积 Pt100-xPbx 薄膜上检查电催化甲酸氧化。亚稳态 fcc Pt100-xPbx (0 < x atom % < 50) 膜相对于类似粗糙度的 Pt 膜表现出显着增强的甲酸氧化催化作用。在 - 0.15 V SCE 下,在 Pt83Pb17 和类似粗糙度的 Pt 薄膜之间,明显超过 100 的增强因子。接近化学计量比的 PtPb 薄膜的电沉积产生光滑致密的表面,相对于 Pt 电极显示出增强的电催化活性。X 射线衍射显示 P63/mmc 金属间相,而 TEM 表明形成 fcc Pt100-xPbx 晶格,其尺寸几乎与 Au(111) 和/或 Pt3Pb 晶格匹配。考虑表面粗糙度后,致密 PtPb 和粗糙亚稳态 fcc 相的电催化活性在数量级上相似。通过计时电流法和循环伏安法检查耐久性。富铅和 PtPb 薄膜基本上脱合金,特别是在较高电位下。脱合金结
    DOI:
    10.1149/1.3599913
  • 作为产物:
    描述:
    potassium hexachloropalatinate(IV) 在 作用下, 生成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2-苯基吡啶的二聚氯化Pd(II)和Pt(II)氯化物有机金属及其在二甲亚砜中的溶剂分解
    摘要:
    具有去质子化,N(1),C(2')-螯合形式的2-苯基吡啶(2ppy *)的Pd(II)和Pt(II)氯化物有机金属,即[Pd(2ppy *)(μ-Cl)] 2(1)和[Pt(2ppy *)(μ-Cl)] 2(2)在DMF-d 7和15 N CP / MAS中通过1 H,13 C,15 N和195 Pt NMR进行了研究在固态。两个二聚体均立即在DMSO-d 6中分解,但是,此过程的产物1和2完全不同。在所有描述的[M(2ppy *)(μ-X)]中,切割1的现象很罕见。2种二聚化合物,因为它很可能产生[Pd(2ppy *)(DMSO-d 6)2 ] + [Pd(2ppy *)Cl 2 ] -离子对,而已知2经历了更经典的转化为反式(S,N)-[Pt(2ppy *)(DMSO-d 6)Cl]。为上述离子对制定的结论得到了量子化学NMR计算的支持,量子化学NMR计算专门针对此类化合物进行了校准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4.02.016
  • 作为试剂:
    描述:
    二乙胺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乙烯 作用下, 反应 10.0h, 生成 乙胺三乙胺
    参考文献:
    名称:
    PtII 或 Pt0 催化的二乙胺和乙烯反应 - 烷基转移与加氢胺化
    摘要:
    PtBr2/nBu4PBr(无溶剂)或 K2PtCl4/NaBr(在水中)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催化苯胺对乙烯的加氢胺化,并且是二乙胺对乙烯加氢胺化的不良催化剂。加氢胺化机理的 DFT 研究表明,C2H4/Et2NH 催化循环的能量跨度接近 C2H4/PhNH2 循环的能量跨度。性能不佳归因于催化剂快速降解并还原为金属铂。另一方面,Pt0 催化烷基转移过程,将 Et2NH 部分转化为 Et3N、EtNH2 和 NH3。这个过程被 C2H4 抑制。介绍了 Pt0 催化的烷基转移过程的机理考虑。
    DOI:
    10.1002/ejic.2011006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以饱和链为桥的手性双核铂配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654323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结构式为式Ⅰ或式Ⅱ所示的饱和链为桥的新型手性双核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合成方法简单易行,适于产业化生产;其中R选自n=4‑12,m=1‑5;D选自Z选自CH3COO‑、ClCH2COO‑、CH3(CH2)6COO‑、CH3(CH2)8COO‑、Cl‑。
  • 铂配合物及发光器件
    申请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17877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本发明提供一种烷基取代的四齿配体配位的铂配合物及应用该铂配合物的发光器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铂配合物及发光器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分子刚性强,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分子振动所消耗的能量,磷光发光强度高;产物可作为一种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对比叔丁基,甲基取代的金属铂配合物合成更容易,成本更低。通过在配体的咔唑吡啶上位引入甲基,能明显窄化发光光谱,大部分光谱位于深蓝光区域,为窄蓝光磷光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种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四齿环金属铂配合物磷光材料及有机发光元件
    申请人:浙江虹舞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662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齿环金属铂配合物磷光材料及有机发光元件。所述磷光材料的化学式如通式(1)所示:其中,R11至R36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基,R11至R36中的两个或者多个可以相连形成稠环,所述稠环还可以与其他环稠合。本发明通过配体结构及其取代基的电性调节可对磷光材料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和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的轨道能级进行有效调控,磷光材料采用四齿配体,分子刚性强,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分子振动所消耗的能量,减少非辐射衰减,磷光量子效率高;本发明所述的磷光材料化学结构中的母核采用基于氮原子链接且只含苯环和吡啶环的四齿配体,可提高发光材料的光稳定性。
  • Scope and Mechanism of the Pt-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Diboration of Monosubstituted Alkenes
    作者:John R. Coombs、Fredrik Haeffner、Laura T. Kliman、James P. Morken
    DOI:10.1021/ja4041016
    日期:2013.7.31
    The Pt-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diboration of terminal alkenes can be accomplished in an enantioselective fashion in the presence of chiral phosphonite ligands. Optimal procedures and the substrate scope of this transformation are fully investigated. Reaction progress kinetic analysis and kinetic isotope effects suggest that the stereodefining step in the catalytic cycle is olefin migratory insertion
    Pt 催化的末端烯烃的对映选择性二硼化可以在手性亚膦酸酯配体存在下以对映选择性方式完成。对这种转化的最佳程序和底物范围进行了充分研究。反应进程动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表明催化循环中的立体定义步骤是烯烃迁移插入 Pt-B 键。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与其他实验数据相结合,表明插入反应将铂定位在基板的内部碳上。该反应的立体化学模型得到了改进,该模型既符合这些特征又符合 Pt-配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A platinum(II)-acetylide-based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 for hypoxia imaging via ratiometric and time-resolved luminescence microscopy
    作者:Guo Li、Tianci Huang、Mingjuan Xie、Xiangxiang Zhang、Qi Yu、Shujuan Liu、Tianshe Yang、Qiang Zhao
    DOI:10.1016/j.jorganchem.2018.10.014
    日期:2019.1
    time-resolved luminescence imaging (TRLI)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be based on the CPE-nanoparticle. The CPE-nanoparticle shows a high phosphorescence quantum yield (19.98%) and oxygen quenching efficiency (0.975), which are superior to the existing O2 probe. The CPE-nanoparticle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photolumin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and time-gated luminescence imaging for monitoring
    通过使用聚芴作为O 2不敏感的荧光团和Pt(II)络合物作为O 2敏感的磷光体,设计和合成了基于铂(II)-乙炔基的共轭聚电解质,可以生成共轭聚电解质纳米粒子(CPE-纳米粒子) )由于其两亲结构而在水溶液中)。CPE纳米颗粒对O 2浓度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并且可以可逆地检测氧含量。通过在不同O 2下HeLa细胞中I green / I blue比值(0.18–0.85)的显着变化,证明了CPE纳米颗粒的细胞内比例O 2传感性能。水平。此外,通过时间分辨发光成像(TRLI)进行了O 2水平检测,以证明基于CPE纳米粒子的探针的准确性。CPE纳米粒子显示出高的磷光量子产率(19.98%)和氧猝灭效率(0.975),优于现有的O 2探针。CPE纳米颗粒已成功应用于光致发光寿命成像和时控发光成像中,以监测细胞内O 2的水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