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diethylphosphinate | 35160-3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diethylphosphinate
英文别名
sodium;diethylphosphinate
sodium diethylphosphinate化学式
CAS
35160-38-4
化学式
C4H10O2P*Na
mdl
——
分子量
144.086
InChiKey
LPFYDEANGXVAOA-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38 at 20.3℃
  • LogP:
    -1.88 at pH7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3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diethylphosphinat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trimeta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Thilo, E.; Schultze, D., Chemische Berichte, 1960, vol. 93, p. 2430 - 243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烯 在 sodium hypophosphite monohydrate 、 溶剂黄146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下, 反应 24.0h, 生成 sodium diethylphosph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常压条件下合成二烷基次膦酸铝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条件下制备二烷基次膦酸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一水合次亚磷酸钠溶解于一定量的乙酸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加入端位烯烃和溶于乙酸的自由基引发剂;反应结束后,处理得到二烷基次膦酸或二烷基次磷酸钠固体,将得到的中间产物溶解于水或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并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加入硫酸铝的水溶液,反应完成之后得到白色固体二烷基次膦酸铝。本发明二烷基次膦酸铝的合成方法,其产品纯度较高、成本较低、收率较高且工艺简单,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公开号:
    CN11395628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制备二烷基次膦酸或其盐的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2661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二烷基次膦酸或其盐的方法,其为方法一或方法二;所述的方法一包括: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将次膦酸与如式(II)所示的烯烃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得二烷基次膦酸;所述的方法二包括: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如式(II)所示的烯烃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得二烷基次膦酸盐。该方法通过加入催化剂实现了二烷基次膦酸或其盐的高纯度高产率制备,避免了后续复杂的纯化工作,反应的时间也显著缩短,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简单、低成本、高纯度的优点。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江苏利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661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烷基次膦酸酯的制备方法,以二烷基次膦酸盐和卤代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酯;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或两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阳离子多烷基季铵盐化合物、阳离子卤代多烷基季铵盐化合物、烷基氯化铵、烷基溴化铵、阴离子烷基硫酸盐化合物、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季膦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二烷基次膦酸盐和卤代化合物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二烷基次膦酸酯,相较于现有传统的合成方法,得率更高,副产物少且易分离,步骤简单,耗时短,工艺安全环保,成本较低,更容易实施。
  • 1-Oxo-2-oxa-1-phosphabicyclo[2.2.2]octane:  A New Mechanistic Probe for the Basic Hydrolysis of Phosphate Esters
    作者:Andrzej E. Wróblewski、John G. Verkade
    DOI:10.1021/ja9611147
    日期:1996.1.1
    title compound 2 was accomplished in a multistep sequence starting from hypophosphorous acid. In strong base, the bicyclic phosphinate 2 hydrolyzes 2 orders of magnitude faster than the bicyclic phosphate OP(OCH2)3CCH3 (1a) and the acceleration is entirely enthalpic. This rate enhancement is attributed to the greater ease with which 2 achieves the five-coordinate transition stat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从次磷酸开始以多步顺序完成标题化合物2的合成。在强碱中,双环次膦酸盐 2 的水解速度比双环磷酸盐 OP(OCH2)3CCH3 (1a) 快 2 个数量级,并且加速完全是焓。这种速率提高归因于 2 更容易实现五坐标过渡态。与 1a 相比,通过 X 射线方法确定的 2 的分子结构显示在任一双环框架内都没有应变的迹象。观察到的加速度不支持立体电子效应对六元环磷酸酯水解的贡献。
  • Mixtures of at least one dialkylphosphinic acid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dialkylphosphinic acid that is different therefrom,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公开号:US10246640B2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Mixtures of at least one dialkylphosphinic acid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dialkylphosphinic acid that is different therefrom,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xture of at least one dialkylphosphinic acid of the formula (I) in which R1, R2 are the same or different and are each C1-C18-alkyl, C2-C18-alkenyl, C6-C18-aryl, C7-C18-alkylaryl, with at least one different dialkylphosphinic acid of the formula (II) in which R3, R4 are the same or different and are each C1-C18-alkyl, C2-C18-alkenyl, C6-C18-aryl and/or C7-C18-alkylaryl, with the proviso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R3 and R4 radicals is different than R1 and R2.
    至少一种二烷基膦酸与至少一种与之不同的其他二烷基膦酸的混合物,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至少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二烷基膦酸的混合物(I)其中R1、R2相同或不同,每个都是C1-C18烷基、C2-C18烯基、C6-C18芳基、C7-C18烷基芳基,与至少一种不同的具有以下结构的二烷基膦酸(II)其中R3、R4相同或不同,每个都是C1-C18烷基、C2-C18烯基、C6-C18芳基和/或C7-C18烷基芳基,但R3和R4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与R1和R2不同。
  •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清远市普塞呋磷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0032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这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器中加入次磷酸源和水;2)向反应器中加入烯烃;3)加热,加入引发剂和离子液体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得到二烷基次膦酸盐。本发明通过引入离子液体作为辅助溶剂,增加烯烃在溶剂的溶解性能,且离子液体是逐步引入到反应体系内,同时逐步增加溶解性,减少一次性引入导致长链调聚物的大量生成,降低反应压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