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prop-2-ene-1,1-diyl)bis(trimethylsilane) | 913980-5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prop-2-ene-1,1-diyl)bis(tr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2-methylprop-2-en-1,1-diyl)bis-(trimethylsilane);3,3-bis(trimethylsilyl)-2-methyl-1-propene;Trimethyl-(2-methyl-1-trimethylsilylprop-2-enyl)silane
(2-methylprop-2-ene-1,1-diyl)bis(tr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913980-58-2
化学式
C10H24Si2
mdl
——
分子量
200.472
InChiKey
LLFRKQYSSBSYK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3,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1-丙烯在路易斯酸催化的烯丙基化反应中的反应性研究
    摘要:
    具有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取代基的烯丙基化试剂很容易从E-或Z-烯基溴化物制备。描述了3,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1-丙烯(1)的反应性,该反应主要在BF3.OEt2存在下提供与醛的烯类反应,生成醇2。或者,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使用较强的路易斯酸仅产生E-三取代的链烯基硅烷3,观察到1的樱井烯丙基化反应。
    DOI:
    10.1021/ol061316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丙烯二(三甲基硅基)氯甲烷四(三苯基膦)钯 magnesium1,2-二溴乙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2-methylprop-2-ene-1,1-diyl)bis(tr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3,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1-丙烯在路易斯酸催化的烯丙基化反应中的反应性研究
    摘要:
    具有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取代基的烯丙基化试剂很容易从E-或Z-烯基溴化物制备。描述了3,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1-丙烯(1)的反应性,该反应主要在BF3.OEt2存在下提供与醛的烯类反应,生成醇2。或者,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使用较强的路易斯酸仅产生E-三取代的链烯基硅烷3,观察到1的樱井烯丙基化反应。
    DOI:
    10.1021/ol06131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Biselyngbyolide B and Its C21–C22 <i>Z</i>-Isomer
    作者:Lena Kämmler、Martin E. Maier
    DOI:10.1021/acs.joc.8b00298
    日期:2018.4.20
    implementing an intramolecular Stille coupling for macrolactonization, the 21Z-isomer of biselyngbyolide B (47) was obtained. For preparation of a C14–C23 fragment with the 21E-configuration, a cross-coupling of vinylstannane 48 with 4-bromocrotonate (49) set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wo double bonds. Biselyngbyolide B (2) was then accessed by an intramolecular Heck coupling. In preliminary biological
    描述了从C1–C13和C14–C23片段合成18元大内酯比色林比德B(2)的研究。作为合成C1-C13片段的关键反应,我们使用了手性乙烯基乙烯酮甲硅烷基N,O-缩醛12的不对称炔丙基化。最初尝试通过吡喃模板的还原片段化来获得具有跳过的二烯和敏感的烯丙醇功能的C14–C23片段。但是,碘化物32上具有t -BuLi的开环导致二烯醇33具有21 Z双键。与在3-OH,并通过实现macrolactonization分子内Stille偶联甲硅烷基保护基,所述21 Ž biselyngbyolide B的异构体(47获得)。为了制备具有21 E构型的C14–C23片段,乙烯基锡烷48与4-溴巴豆酸酯(49)的交叉偶联确定了两个双键的构型。然后通过分子内Heck偶联来接近Biselyngbyolide B(2)。在初步的生物细胞毒性试验中,有2种具有活性,而21 Z异构体47的活性低得多。3-OMEM
  • Reactivity Studies of 3,3-Bis(trimethylsilyl)-2-methyl-1-propene in Lewis Acid-Catalyzed Allylation Reactions
    作者:David R. Williams、Ángel I. Morales-Ramos、Catherine M. Williams
    DOI:10.1021/ol0613160
    日期:2006.9.1
    which possess geminal bis-trimethylsilyl substitution, are readily prepared from E- or Z-alkenyl bromides. The reactivity of 3,3-bis(trimethylsilyl)-2-methyl-1-propene (1) is described and predominantly provides ene reactions with aldehydes to give alcohol 2 in the presence of BF3.OEt2. Alternatively, Sakurai allylation reactions of 1 are observed by using stronger Lewis acids in methylene chloride
    具有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取代基的烯丙基化试剂很容易从E-或Z-烯基溴化物制备。描述了3,3-双(三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1-丙烯(1)的反应性,该反应主要在BF3.OEt2存在下提供与醛的烯类反应,生成醇2。或者,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使用较强的路易斯酸仅产生E-三取代的链烯基硅烷3,观察到1的樱井烯丙基化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