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heptafluorobutyryl-1-phenylethylamine | 51241-6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heptafluorobutyryl-1-phenylethylamine
英文别名
2,2,3,3,4,4,4-Heptafluoro-N-(1-phenylethyl)butanamide
N-heptafluorobutyryl-1-phenylethylamine化学式
CAS
51241-61-3
化学式
C12H10F7NO
mdl
——
分子量
317.206
InChiKey
XVGDQPCIRYTQH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4.3±40.0 °C(Predicted)
  • 密度:
    1.35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SDS

SDS:4056e11bad356a51d2a7e5d5b19c1d82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伯胺和仲胺各种衍生物的电子捕获灵敏度比较
    摘要:
    使用一些临床上重要的伯胺和仲胺的各种衍生物(例如,七氟丁酰胺,五氟苯甲酰胺和五氟苄啶)进行了比较电子捕获敏感性研究。通常,对伯胺的电子捕获敏感性的顺序为:五氟苯甲酰胺>五氟苄啶>七氟丁酰胺,对于五氟苯甲酰胺,伯胺大于仲胺。五氟苯甲酰胺和五氟苄啶中的C = O或C = N基团的还原分别导致反应减弱。通常,灵敏度的顺序是相同的,但是使用detector探测器的响应要比使用镍63探测器的响应大10-20倍。数据符合以下理论:电子不足的系统对于良好的电子捕获响应必不可少,并且该响应也对胺的结构敏感。结果进一步阐明了电子捕获机理,并为选择用于确定特定胺的衍生剂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
    DOI:
    10.1002/jps.26006108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i>-Acylbenzotriazoles:  Neutral Acylating Reagen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des
    作者:Alan R. Katritzky、Hai-Ying He、Kazuyuki Suzuki
    DOI:10.1021/jo000792f
    日期:2000.12.1
    Readily available N-acylbenzotriazoles 2a-q efficiently acylate aqueous ammonia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amines to giv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d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wid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cedure is illustrated by the preparation of (i) alpha-hydroxyamides from alpha-hydroxy acids and of (ii) perfluoroalkylated amides.
    易于获得的N-酰基苯并三唑2a-q有效地酰化氨水伯胺和仲胺,从而以良好或优异的收率得到伯,仲和叔酰胺。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通过(i)由α-羟基酸制备α-羟基酰胺和(ii)全氟烷基化酰胺来说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2-氯环己基高氯酸盐 顺式-1-溴-2-氟-环己烷 顺式-1-叔丁基-4-氯环己烷 顺式-1,2-二氯环己烷 顺-1H,4H-十二氟环庚烷 镓,三(三氟甲基)- 镁二(1,1,2,2,3,3,4,4,5,5,6,6,7,7,8,8,8-十七氟-1-辛烷磺酸酯) 铵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2-二十三氟十二烷酸盐 铜N-(2-氨基乙基)乙烷-1,2-二胺2-氰基胍二氯化盐酸 钾{[(十七氟辛基)磺酰基](甲基)氨基}乙酸酯 钠3-[(3-{[(十七氟辛基)磺酰基]氨基}丙基)(甲基)氨基]-1-丙烷磺酸酯 重氮基烯,(1-溴环己基)(1,1-二甲基乙基)-,1-氧化 辛酸,十五氟-,2-(1-羰基辛基)酰肼 赖氨酰-精氨酰-精氨酰-苯基丙氨酰-赖氨酰-赖氨酸 诱蝇羧酯B1 诱蝇羧酯 萘并[2,1-b]噻吩-1(2H)-酮 膦基硫杂酰胺,P,P-二(三氟甲基)- 脲,N-(4,5-二甲基-4H-吡唑-3-基)- 肼,(3-环戊基丙基)-,盐酸(1:1) 组织蛋白酶R 磷亚胺三氯化,(三氯甲基)- 碳标记全氟辛酸 碘甲烷与1-氮杂双环(4.2.0)辛烷高聚合物的化合物 碘甲烷-d2 碘甲烷-d1 碘甲烷-13C,d3 碘甲烷 碘环己烷 碘仿-d 碘仿 碘乙烷-D1 碘[三(三氟甲基)]锗烷 硫氰酸三氯甲基酯 甲烷,三氯氟-,水合物 甲次磺酰胺,N,N-二乙基-1,1,1-三氟- 甲次磺酰氯,氯二[(三氟甲基)硫代]- 甲基碘-12C 甲基溴-D1 甲基十一氟环己烷 甲基丙烯酸正乙基全氟辛烷磺 甲基三(三氟甲基)锗烷 甲基[二(三氟甲基)]磷烷 甲基1-氟环己甲酸酯 环戊-1-烯-1-基全氟丁烷-1-磺酸酯 环己烷甲酸4,4-二氟-1-羟基乙酯 环己烷,1-氟-2-碘-1-甲基-,(1R,2R)-rel- 环己基五氟丙烷酸酯 环己基(1-氟环己基)甲酮 烯丙基十七氟壬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