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balt monochloride | 34240-8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balt monochloride
英文别名
chlorocobalt
cobalt monochloride化学式
CAS
34240-80-7
化学式
ClCo
mdl
——
分子量
94.4462
InChiKey
CWSCMEBPTGNWML-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8273930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以 neat (no solvent, gas phase) 为溶剂, 生成 cobalt mon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oCl(X 3 Phi i)的纯旋转光谱中的扰动:亚毫米波研究。
    摘要:
    已使用直接吸收技术在340-510 GHz频率范围内记录了CoCl自由基(X(3)Phi(i))的毫米/亚毫米波光谱。这项工作是对该分子的首次纯旋转研究。自由基是由Cl(2)与钴蒸气的反应产生的。测量了由Co(35)Cl的Omega = 4、3和2自旋轨道分量产生的旋转跃迁,由于(59)Co核(I = 7/2),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超精细分裂。还记录了由Co(37)Cl物种引起的跃迁,以及起源于两种同位素异构体的v = 1、2、3和4振动态的跃迁。该分子表现出的自旋轨道模式是不寻常的,其中Omega = 3组分相对于其他自旋组分明显偏移。此外,仅当Omega = 3跃迁时,常规八位位组超精细分裂才会在某个J值以上失真。这些效应表明该分子在其基态下受到高度干扰,这很可能是二阶自旋轨道与附近的同构(1)Phi(3)状态混合的结果。Co(35)Cl和Co(37)Cl的完整数据集已成功与情况(a)哈密
    DOI:
    10.1063/1.1795691
  • 作为试剂:
    描述:
    2-(1-cyclohexyl-2-oxo-pyrrolidin-3-ylmethyl)-benzonitrile 、 硼氢化钠cobalt monochloride 乙酸乙酯 、 Brine 、 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to give the title compound (0.32 g, 31%) as a yellow oil的产率得到3-[2-(aminomethyl)benzyl]-1-cyclohex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Prophylactic/Therapeutic Agent for Diabete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其包括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每个符号如描述中所定义的,或其盐或前药。本发明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可用作药物剂,如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症、异常脂质代谢、高血压等的药剂。
    公开号:
    US2009026465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rturbations in the pure rotational spectrum of CoCl (X [sup 3]Φ[sub i]): A submillimeter study
    作者:M. A. Flory、D. T. Halfen、L. M. Ziurys
    DOI:10.1063/1.1795691
    日期:——
    Th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wave spectrum of the CoCl radical (X (3)Phi(i)) has been recorded using direct absorption techniqu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340-510 GHz. This work is the first pure rotational study of this molecule. The radical was created by the reaction of Cl(2) with cobalt vapor. Rotational transitions arising from the Omega=4, 3, and 2 spin-orbit components of Co(35)Cl have been measured
    已使用直接吸收技术在340-510 GHz频率范围内记录了CoCl自由基(X(3)Phi(i))的毫米/亚毫米波光谱。这项工作是对该分子的首次纯旋转研究。自由基是由Cl(2)与钴蒸气的反应产生的。测量了由Co(35)Cl的Omega = 4、3和2自旋轨道分量产生的旋转跃迁,由于(59)Co核(I = 7/2),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超精细分裂。还记录了由Co(37)Cl物种引起的跃迁,以及起源于两种同位素异构体的v = 1、2、3和4振动态的跃迁。该分子表现出的自旋轨道模式是不寻常的,其中Omega = 3组分相对于其他自旋组分明显偏移。此外,仅当Omega = 3跃迁时,常规八位位组超精细分裂才会在某个J值以上失真。这些效应表明该分子在其基态下受到高度干扰,这很可能是二阶自旋轨道与附近的同构(1)Phi(3)状态混合的结果。Co(35)Cl和Co(37)Cl的完整数据集已成功与情况(a)哈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