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6-hydroxy-2-((E)-3-phenylallyl)benzofuran-3(2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6-hydroxy-2-((E)-3-phenylallyl)benzofuran-3(2H)-one
英文别名
(2Z)-6-hydroxy-2-[(2E)-3-phenylprop-2-en-1-ylidene]-1-benzofuran-3(2H)-one;(2Z)-6-hydroxy-2-[(E)-3-phenylprop-2-enylidene]-1-benzofuran-3-one
(Z)-6-hydroxy-2-((E)-3-phenylallyl)benzofuran-3(2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2O3
mdl
MFCD04143309
分子量
264.28
InChiKey
ZSYCWSICLOFYGZ-GVEAZFN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羟基苯乙酮三乙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 copper(ll)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3.17h, 生成 (Z)-6-hydroxy-2-((E)-3-phenylallyl)benzofuran-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urone 和 Indanone 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
    摘要:
    简介:基于生物活性基团剪接、经典生物电子等排和烯烃插入规则,设计并合成了 48 个金酮和茚满酮衍生物。评估了它们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其中,三十种化合物表现出中等至优异的抗菌活性。方法:最大抑制圈为18 mm(化合物B15、B16和E7),MIC和MBC的最小值分别为15.625 μM(化合物A5和D2)和62.5 μM(化合物A6、A8和E7) . 结果:SAR表明,炔诺酮和茚满酮衍生物能强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吸电子基团或羟基的引入有利于活性。令人兴奋的是,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具有抗菌活性的 3-苯基烯丙基苯并呋喃酮和 3-烯丙基萘酮骨架。选择化合物 A5 和 E7 与目标 MetRS (PBD: 7WPI) 和 PBP (PDB: 6C3K) 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以确定活性位点的结合相互作用。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化合物的理化和药理性质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讨论了
    DOI:
    10.2174/15734064196662302031052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公开号:CN115677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本发明涉及一种橙酮类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衍生物是以6‑羟基苯并呋喃酮或羟基取代的酮,在浓度50%的KOH作用下与不同取代的苯甲醛、杂环甲醛肉桂醛反应,生成橙酮类生物,部分产物在BBr3作用下脱除甲基生成目标产物。所涉及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捷,底物适用面广。通过考察所合成的48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球菌(CA)、大肠杆菌(EC)、黄色葡萄球菌(SA)的抗菌活性后表明:化合物A6、A9、B3、D1、E1、E5对抗白色念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A9对大肠杆菌(EC)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A1‑A9、B1‑B11、C1、D1‑D3、E1‑E6对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雷美替胺杂质3 雷美替胺杂质22 雷美替胺杂质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钠1,4-二[(2-乙基己基)氧基]-1,4-二氧代-2-丁烷磺酸酯-3,3-二(4-羟基苯基)-2-苯并呋喃-1(3H)-酮(1:1:1)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13C6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二庚酸酯 邻甲酚酞二己酸酯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萘并[2,3-b]呋喃-8(4H)-酮,4a,5,6,7,8a,9-六氢-,顺-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酚,2-[3-(2-苯并呋喃基)-5,6-二氢-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