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3-(cyclohex-1-enyl)-2-propynyl sulfoxide | 269717-7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3-(cyclohex-1-enyl)-2-propynyl sulfoxide
英文别名
1-[3-[3-(Cyclohexen-1-yl)prop-2-ynylsulfinyl]prop-1-ynyl]cyclohexene
bis-3-(cyclohex-1-enyl)-2-propynyl sulfoxide化学式
CAS
269717-79-5
化学式
C18H22OS
mdl
——
分子量
286.438
InChiKey
NKADCDCKPRKEL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3-(cyclohex-1-enyl)-2-propynyl sulfoxid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8%的产率得到4-(cyclohex-1-enyl)-1',3',5,6,7,8-hexahydronaphtho[2,3-c]thiophene-2'-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π共轭硫和硒桥联的炔丙基体系的碱催化重排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新颖的π共轭双炔丙基硫化物,硒化物,亚砜和砜。在胺碱的存在下,这些化合物容易地异构化为相应的烯丙基,然后经由双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串联环化和后者的芳构化。尽管砜和亚砜的反应几乎是自发的,并且以实际定量的收率进行,但硫化物和硒化物的反应性中等,需要更多的极性溶剂才能提供相应的噻吩和硒代苯。还介绍了一些机理研究和DNA裂解特性。
    DOI:
    10.1016/s0040-4020(01)00923-1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3-(环己-1-烯基)-2-丙炔 在 sodium sulfide 、 sodium period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36000.0h, 生成 bis-3-(cyclohex-1-enyl)-2-propynyl sulf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π共轭硫和硒桥联的炔丙基体系的碱催化重排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新颖的π共轭双炔丙基硫化物,硒化物,亚砜和砜。在胺碱的存在下,这些化合物容易地异构化为相应的烯丙基,然后经由双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串联环化和后者的芳构化。尽管砜和亚砜的反应几乎是自发的,并且以实际定量的收率进行,但硫化物和硒化物的反应性中等,需要更多的极性溶剂才能提供相应的噻吩和硒代苯。还介绍了一些机理研究和DNA裂解特性。
    DOI:
    10.1016/s0040-4020(01)0092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rearrangement, cyclization and aromatization of sulfur bridged propargylic systems
    作者:Samuel Braverman、Yossi Zafrani、Hugo E Gottlieb
    DOI:10.1016/s0040-4039(00)00221-5
    日期:2000.4
    The reactivity of some novel pi-conjugated bis-propargylic sulfides, sulfoxides and sulfones under basic condit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se compounds undergo isomeriza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diallenes, followed by a tandem cyclization and aromatization of the latter via a diradical intermediate. Surprisingl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rate of the cyclization step was independent of the nature of the bridging functionality. (C) 2000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