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 | 61799-4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
英文别名
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6-(4-aminobutylamino)-1H-1,3,5-triazine-2,4-dione
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化学式
CAS
61799-48-2
化学式
C7H13N5O2
mdl
——
分子量
199.213
InChiKey
XBCBBBRPTMMDL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1-Methylquinolin-1-ium-4-yl)methylidene]-1,3-benzothiazol-3-yl]acetate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 在 O-(1H-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链 DNA 和 RNA 中极简非规范位点的筛选揭示了荧光碱基探针的背景和基序选择性结合
    摘要:
    一种半理性方法可检测双链 DNA 和 RNA 中非规范对 (NCP) 位点的低亲和力结合。针对具有单脱碱基、单 NCP 和串联 NCP 位点的 dsDNA 和 dsRNA 筛选一组带有非生物(三嗪、嘧啶)和天然 RNA 碱基的荧光噻唑橙探针。荧光探针的结合揭示了与 NCP 的新颖且选择性的碱基相互作用,为靶向 RNA 中非规范基序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DOI:
    10.1002/chem.202103616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3%的产率得到6-((4-aminobutyl)amino)-1,3,5-triazine-2,4(1H,3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链 DNA 和 RNA 中极简非规范位点的筛选揭示了荧光碱基探针的背景和基序选择性结合
    摘要:
    一种半理性方法可检测双链 DNA 和 RNA 中非规范对 (NCP) 位点的低亲和力结合。针对具有单脱碱基、单 NCP 和串联 NCP 位点的 dsDNA 和 dsRNA 筛选一组带有非生物(三嗪、嘧啶)和天然 RNA 碱基的荧光噻唑橙探针。荧光探针的结合揭示了与 NCP 的新颖且选择性的碱基相互作用,为靶向 RNA 中非规范基序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DOI:
    10.1002/chem.2021036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BIFACIAL PEPTIDE NUCLEIC ACID PROB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REOF<br/>[FR] SONDES D'ACIDES NUCLÉIQUES PEPTIDIQUES BIFACIALES ET LEURS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申请人:[en]OHIO ST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
    公开号:WO2024010977A1
    公开(公告)日:2024-01-11
    Disclosed herein are bifacial peptide nucleic acid probes. These probes can include a triplex hybrid forming moiety (e.g., a plurality of binding motifs disposed along a peptidyl backbone) conjugated to a prosthetic group. The triplex hybrid forming moiety can bind to a non-canonical base pairing site in a target nucleic acid via triplex hybridization. In this way, a variety of prosthetic groups (e.g., dyes, labels, reactive groups, etc.) can be selectively delivered to a target nucleic acid (e.g.,in vivo,in vitro, orex viv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