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明了在室温下系统地使用 CO 吸附作为对催化中感兴趣的许多非 d/d0 金属氧化物表面(强)
路易斯酸度的探针。强调了结合使用吸附微量热法和红外光谱法在给出酸性表面位点分布的详尽图片方面的优势。金属氧化物的
化学性质(TiO2、ZrO2、
HfO2 和
Al2O3)和结构(ZrO2 为单斜/四方晶系,
Al2O3 为 γ-/δ,θ- 相)的影响,以及金属氧化物的脱
水程度表面和阴离子(
氧化锆的
硫酸盐)或阳离子(氧化铝的
氧化铈)表面掺杂剂的存在被考虑。测量了吸附 CO 的伸缩频率和吸附焓的蓝移。在 IV 族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下,发现这两个参数是相关的,而在纯
Al2O3 的情况下,没有发现相关性。氧化铝的特殊行为是根据 CO/
Al2O3 界面上发生的不同过程来解释的。表面的吸热可逆重建应该在吸附时发生,导致异常低的热值。氧化铝基体中除 Al3+ 之外的少量阳离子的存在似乎抑制了这种效应。导致热值异常低。氧化铝基体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