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04190-4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04190-49-3
化学式
C18H21N3O4
mdl
——
分子量
343.382
InChiKey
LZYXSWKRXOYGGD-SJCJKPO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8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103.51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氮唑4-二甲氨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吡啶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DNA双链体中的突突状不对称异质体聚类导致基于最大激子相互作用的背景猝灭的有效淬灭
    摘要:
    制备了具有单个荧光团(Cy3)和多个猝灭剂(4'-甲基硫代偶氮苯-4-羧酸盐,甲基红和4'-二甲基氨基-2-硝基偶氮苯-4-羧酸盐)的不对称染料簇。染料和1至5个淬灭剂通过D束缚-苏氨酸与DNA双链体的相反链。NMR分析表明,具有单个荧光团和两个淬灭剂的簇形成了三明治状结构(反平行的H聚集体)。尽管随着淬灭剂数目的增加,结构畸变会变大,但所有杂簇的熔化温度几乎相同。与单个Cy3和单个淬灭剂相比,单个荧光团和两个淬灭剂的不对称杂簇显示出更大的激子相互作用(即Cy3的低色性)。由于染料之间的激子耦合较大,所以1:2杂簇比1:1簇更有效地抑制了背景发射。但是,由于激子与两个猝灭剂偶合的饱和,更多的猝灭剂不能提高猝灭效率。最后,这个不对称的1:BCR-ABL融合基因。采用这种MB设计,由于有效抑制了激子相互作用的最大化,从而有效抑制了背景发射,因此信号/背景比高达68。
    DOI:
    10.1002/chem.201201365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4'-methoxyazobenzene-4-carboxylate 在 1-羟基苯并三唑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DNA双链体中的突突状不对称异质体聚类导致基于最大激子相互作用的背景猝灭的有效淬灭
    摘要:
    制备了具有单个荧光团(Cy3)和多个猝灭剂(4'-甲基硫代偶氮苯-4-羧酸盐,甲基红和4'-二甲基氨基-2-硝基偶氮苯-4-羧酸盐)的不对称染料簇。染料和1至5个淬灭剂通过D束缚-苏氨酸与DNA双链体的相反链。NMR分析表明,具有单个荧光团和两个淬灭剂的簇形成了三明治状结构(反平行的H聚集体)。尽管随着淬灭剂数目的增加,结构畸变会变大,但所有杂簇的熔化温度几乎相同。与单个Cy3和单个淬灭剂相比,单个荧光团和两个淬灭剂的不对称杂簇显示出更大的激子相互作用(即Cy3的低色性)。由于染料之间的激子耦合较大,所以1:2杂簇比1:1簇更有效地抑制了背景发射。但是,由于激子与两个猝灭剂偶合的饱和,更多的猝灭剂不能提高猝灭效率。最后,这个不对称的1:BCR-ABL融合基因。采用这种MB设计,由于有效抑制了激子相互作用的最大化,从而有效抑制了背景发射,因此信号/背景比高达68。
    DOI:
    10.1002/chem.2012013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黑洞猝灭剂-2,BHQ-2ACID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24S)- 颜料橙61 阿利新黄GXS 阳离子红X-GTL 阳离子红5BL 阳离子橙RN 阳离子橙GLH 间甲基红 镨(3+)丙烯酰酸酯 镍酸酯(1-),[3-羟基-4-[(4-甲基-3-硫代苯基)偶氮]-2-萘羧酸根(3-)]-,氢 锂3-({4-[(4-羟基苯基)偶氮]-5-甲氧基-2-甲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钴,[二[m-[[1,2-二苯基-1,2-乙二酮1,2-二(肟酸根-kO)](2-)]]四氟二硼酸根(2-)-kN1,kN1',k2,kN2']-,(SP-4-1)- 钠5-氯-2-羟基-3-[(2-羟基-4-{[(4-甲基苯基)磺酰基]氧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5-[[3-[[5-[[4-[[[4-[(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苯基]氨基]羰基]苯基]偶氮]-2,4-二羟基苯基]偶氮]-4-羟基苯基]偶氮]水杨酸盐 钠4-[(4-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酯 钠4-[(4-{[4-(二乙基氨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4-[(4-{[2-羟基-5-(2-甲基-2-丙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4-({3-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3-[4-(2-羟基-5-甲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3-({5-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2-甲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3-({4-[(4-羟基-2-甲基苯基)偶氮]-3-甲氧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金莲橙O 重氮基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重氮基烯,二[4-(1-甲基乙基)苯基]-,(Z)- 重氮基烯,二[4-(1-甲基乙基)苯基]-,(E)- 重氮基烯,[4-[(2-乙基己基)氧代]-2,5-二甲基苯基](4-硝基苯基)- 重氮基烯,1,2-二(4-丙氧基苯基)-,(1E)- 重氮基烯,(2-氯苯基)苯基- 酸性金黄G 酸性棕S-BL 酸性媒染棕 酸性媒介棕6 酸性媒介棕48 酸性媒介棕4 酸性媒介棕24 邻氨基偶氮甲苯 达布氨乙基甲硫基磺酸盐 赛甲氧星 茴香酸盐己基 茜素黄 R 钠盐 苯重氮化,2-甲氧基-5-甲基-4-[(4-甲基-2-硝基苯基)偶氮]-,氯化 苯酰胺,4-[4-(2,3-二氢-1,4-苯并二噁英-6-基)-5-(2-吡啶基)-1H-咪唑-2-基]- 苯酚,4-(1,1-二甲基乙基)-2-(苯偶氮基)- 苯酚,2-甲氧基-4-[(4-硝基苯基)偶氮]- 苯胺棕 苯胺,4-[(4-氯-2-硝基苯基)偶氮]- 苯磺酸,3,3-6-(4-吗啉基)-1,3,5-三嗪-2,4-二基二亚氨基2-(乙酰基氨基)-4,1-亚苯基偶氮二-,盐二钠 苯磺酸,2-[(4-氨基-2-羟基苯基)偶氮]- 苯甲酸,5-[[4-[(乙酰基氨基)磺酰]苯基]偶氮]-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