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氯化铼(III) | 13569-63-6

中文名称
氯化铼(III)
中文别名
三氯化铼
英文名称
rhenium(III) chloride
英文别名
rhenium trichloride;trichlororhenium
氯化铼(III)化学式
CAS
13569-63-6
化学式
Cl3Re
mdl
——
分子量
292.566
InChiKey
LOIHSHVELSAXQN-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decomposes at 500℃ [LID94]
  • 沸点:
    >550°C
  • 密度:
    4.810
  • 溶解度:
    H2O:微溶(lit.)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是稳定的。应避免其接触氧化物和光。它可溶于水、酸、碱以及乙醇等。与盐酸中的氯化铯反应会生成Cs3[Re3Cl12]。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7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C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VI087500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密闭保存,阴凉通风干燥。

SDS

SDS:ff52ee0d59ad6b54c5648bc93603b5c6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氯化铼(II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l3Re
分子式
: 292.5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Rhenium trichloride
-
CAS 号 13569-63-6
EC-编号 236-987-1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氯化氢气体, 氧化铼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深红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防潮。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老鼠 - 280 mg/kg
备注: 行为的:嗜睡(全面活力抑制)。 行为的:兴奋。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VI087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三氯化铼 理化性质

三氯化铼(化学式:ReCl3),分子量292.57,是一种暗红色或紫色晶体。熔点为727℃,沸点在800~850℃之间,在500℃下真空升华时蒸气呈现绿色。溶于水、酸、碱、液氨及乙醇,稍溶于乙醚。其水溶液呈红色,不能迅速使硝酸银溶液产生氯化银沉淀,可被乙醚萃取。在常温下不被高锰酸钾或氯水氧化。升华所得的为三聚体(ReCl3)3,是一种簇状化合物。在250~300℃条件下,氢气可以将其还原成金属铼;加热到氧气中则生成四氯一氧化铼及一氯三氧化铼。由氮气中热分解五氯化铼可制得。

自然资源

铼本身没有独立矿床,常分散在其他有色金属矿体中,主要伴生于辉钼矿及其他矿物如钼、铜、铅、锌、铂、铌等之中。

制备方法

一种三氯化铼的制备方法:将铼粉均匀填装于气氛炉中,厚度保持在2cm。先将炉温升至100℃,保持2h后通入氯气,控制气体流量为1m3/h;然后以每分钟升温20℃的速度缓慢加热至300℃,反应持续10小时,自然冷却至温度降至200℃时停止通氯气。改为通入氮气,控制气体流量为3m3/h,继续反应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暗红色的晶状物。经X射线衍射检测分析,产物为三氯化铼,产率为85%。

另一种制备方法:通过五氯化铼在氮气中的热分解也可获得三氯化铼(ReCl5 → ReCl3 + Cl2)。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防止生成氯氧化物。产率一般约为60%至65%。

化学性质

深红色六方系晶体,沸点高于550℃。溶于水、酸、碱、液氨及醇,微溶于醚。稀释其水溶液时,可析出三氧化铼的水合物。新制备的水溶液与硝酸银不反应。湿空气中放置2~3小时生成二水合物,在五氧化二磷上干燥可以失去水分。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用途

作为全烷基化苯-金属络合物(用作电子库)的重要原料。

生产方法

三氯化铼(Ⅲ)是通过五氯化铼在氮气中的热分解制备的。将硬质玻璃燃烧管制成多球管子,按照上述步骤制备五氯化铼并使其升华进入下一个球中。停止通入氯气,并用氮气置换,当氯气已排净时,在流速较大的氮气流中小心地给五氯化铼加热,使一部分升华到下一个球中,剩下的残渣即为三氯化铼。当不再有棕色的烟产生时,表明五氯化铼已经完全分解。

剩余的三氯化物需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升华,并且其气态是绿色的,应特别小心避免过热。在常压下利用升华来提纯三氯化铼会导致强烈分解。燃烧管已冷却后,可将燃烧舟取出轻敲,三氯化铼即可从燃烧管中取出,产率约为70%。

若需制备纯净的产品,在全部五氯化铼都已分解后,可在第一个凹缩处熔封燃烧管。将产物摇至球D中,将管子成45°倾斜放置,并在减压下、450℃时使三氯化铼升华。在管子进入管式电炉处放一块石棉隔板,以确保三氯化物恰好在电炉边缘上凝聚。两次升华后冷却至室温,在生成三氯化铼点的前后两点将管子截断。

可以将暗红色的晶状物弄碎,并移入一只称量瓶中放在干燥器内储存。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否则会生成氯氧化物。产率一般约为60%至6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化铼(III) 在 H2O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rhenium(III) chloride 2-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Re: MVol., 28, page 107 - 10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potassium hexachlororhenate(IV)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氯化铼(III)
    参考文献:
    名称:
    Manchot, W.; Duesing, J.,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Chemie, 1933, vol. 212, p. 29 - 2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Ammoxidation of Isobutylene to Methacrylonitrile on a New Family of Crystalline Re–Sb–O Catalysts
    作者:Haichao Liu、Hideo Imoto、Takafumi Shido、Yasuhiro Iwasawa
    DOI:10.1006/jcat.2001.3198
    日期:2001.5
    properties of a new family of crystalline Re–Sb–O compounds SbRe2O6, SbOReO4·2H2O, and Sb4Re2O13 in selective ammoxidation of isobutylene to methacrylonitrile (MAN) have been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coprecipitated SbRe2Ox catalyst, an Sb2O3-supported Re2O7 catalyst, bulk Re oxides, and bulk Sb oxides. The Re-based catalysts were more or less active for MAN synthesis with selectivities of 47.9–83
    研究了新的晶体Re–Sb–O化合物SbRe 2 O 6,SbOReO 4 ·2H 2 O和Sb 4 Re 2 O 13家族对异丁烯选择性氨氧化为甲基丙烯腈(MAN)的催化性能。共沉淀的SbRe 2 O x催化剂,Sb 2 O 3负载的Re 2 O 7催化剂,块状Re氧化物和块状Sb氧化物的那些。-基催化剂对MAN合成具有或多或少的活性,在673 K下的选择性为47.9–83.6%,而块状Sb氧化物(Sb 2 O 3Sb 2 O 4)无活性。结果表明,Re是Re–Sb–O系统氨氧化催化的先决条件。在催化体系中,Sb的存在也有助于MAN合成的氨氧化催化作用。在这些催化剂中,SbRe 2 O 6在673 K下对MAN的形成最具活性和选择性(83.6%)。在iC 4 H 8氨氧化后,通过X-反应未观察到SbRe 2 O 6的体积和表面发生结构变化。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SbRe
  • Platinum metal thioether macrocyclic complexes: synthesis, electrochemistr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s of cis-[RhCl<sub>2</sub>L<sup>2</sup>]PF<sub>6</sub>and trans-[RhCl<sub>2</sub>L<sup>3</sup>]PF<sub>6</sub>(L<sup>2</sup>= 1,4,8,11 -tetrathiacyclotetradecane, L<sup>3</sup>= 1,5,9,13-tetrathiacyciohexadecane)
    作者:Alexander J. Blake、Gillian Reid、Martin Schröder
    DOI:10.1039/dt9890001675
    日期:——
    ions [Rh–Cl 2.383 6(12)Å]. The tetrathia macrocycle adopts a folded conformation with S(1) and S(8)trans to chloride, Rh-S(1) 2.287 0(12) and Rh–S(4) 2.327 5(12)Å. The trans isomer has not been detected spectroscopically in reactions of RhIII with L1 and L2; the tendency of these ligands to co-ordinate to second- and third-row transition-metal ions to form cis complexes is ascribed to the large radii
    RhCl 3与1摩尔当量的L [1,4,7,10-四硫代环十二烷(L 1),1,4,8,11-四硫代环十四烷(L 2)和1,5,9,13-四硫代环十六烷( L 3)]在回流的MeOH中提供铑(III)络合物阳离子[RhCl 2 L] +。复杂的顺式-[RhCl 2 L 2 ] PF 6在单斜空间群C 2 / c中结晶,a = 10.746(8),b = 11.298(5),c = 15.708(8)Å,β= 92.00( 5)°,Z =4。Å单晶X射线结构显示,阳离子位于晶体学上施加的C 2轴上,八面体Rh III与两个相互顺式的氯离子结合[Rh–Cl 2.383 6(12)Å]。的四硫大环采用与S(1)和S(8)一折叠的构象反式氯化物,铑-S(1)2.287 0(12)和Rh-S(4)2.327(12)5埃。所述反式异构体尚未在铑的反应中检测到的光谱III其中L 1和L 2 ; 这些配体
  • Synthese, thermochemische Eigenschaften und Kristallstruktur von Bi7Cl10
    作者:Silke Hampel、Peer Schmidt、Michael Ruck
    DOI:10.1002/zaac.200400230
    日期:2005.2
    Gemenge von Bi und BiCl3 von 500 °C auf Raumtemperatur erhalten. Mittels thermischer Analysen wurde das Zustandsdiagramm Bi/BiCl3 prazisiert. Bi7Cl10 zersetzt sich bei 190 ± 5 °C peritektoid in Bi6Cl7 und BiCl3. Das Zustandsbarogramm des binaren Systems wurde uber Gesamtdruckmessungen im Membran-Nullmanometer bestimmt. Aus den Druckfunktionen der Bismutchloride sowie aus Messungen der Molwarme von Bi6Cl7
    通过将化学计量的 Bi 和 BiCl3 混合物从 500 °C 缓慢冷却至室温,获得了次氯化铋 Bi7Cl10 的黑色晶体。通过热分析使相图 Bi/BiCl3 更加精确。Bi7Cl10 在 190 ± 5 °C 时沿环切分解成 Bi6Cl7 和 BiCl3。使用膜零压力计中的总压力测量确定二元系统的状态气压图。标准热力学数据来自氯化铋的压力函数和 Bi6Cl7 摩尔热的测量值:ΔH°B(Bi6Cl7, 298) = -895 ± 5 kJ · mol-1;S°(Bi6Cl7, 298) = 620 ± 10 J mol-1K-1; ΔH°B(Bi7Cl10, 298) = -1310 ± 10 kJ mol-1; S°(Bi7Cl10, 298) = 730 ± 20 J mol-1K-1。使用这些数据,进行了固-气相平衡的热力学建模,借助它可以优化 Bi7Cl10 的合成。Bi7Cl10
  •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ne metal particles and metal colloids using hydrotriorganoborates
    作者:Helmut Bönnemann、Werner Brijoux、Rainer Brinkmann、Rainer Fretzen、Thomas Joussen、Rainer Köppler、Barbara Korall、Peter Neiteler、Joachim Richter
    DOI:10.1016/0304-5102(93)e0148-a
    日期:1994.1
    The reduc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salts and oxides using hydrotriorganoborates in organic media allows the production of X-ray amorphous nanopowders of metals and alloys under mild conditions. For example, the reduction of needle-shaped iron oxides at 80-degrees-C in organic solvents leads to acicular iron-magnet pigments suitable for recording magnetic signals. The reduction of TiCl4 with K[BEtH] gives an ether-soluble [Ti(0).0.5THF]x which serves as a catalyst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titanium or zirconium spong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as a powerful activator for heterogeneous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The use of tetraalkylammonium hydrotriorganoborates as reducing agents leads to colloidal transition metals in organic phases. These colloids may also be obtained using conventional reducing agents after first reacting the metal salts with the stabilizing tetraalkylammonium halide. Colloidal metals prepared in this way serve as sources for heterogeneous metal catalysts.
  • Boennemann, Helmut; Brijoux, Werner; Joussen, Thomas, Angewandte Chemie, 1990, vol. 102, p. 324 - 326
    作者:Boennemann, Helmut、Brijoux, Werner、Joussen, Thoma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