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Silanamine, 1,1,1-trimethyl-N-(trimethylsilyl)-, iron(3+) salt
Silanamine, 1,1,1-trimethyl-N-(trimethylsilyl)-, iron(3+) salt | 22999-67-3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金属化合物
-
有机类金属化合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lanamine, 1,1,1-trimethyl-N-(trimethylsilyl)-, iron(3+) salt
英文别名
tris[bis(trimethylsilyl)amido]iron(III);iron(III) bis(trimethylsilyl)amide;iron(III) tris(silylamide);Fe[N(SiMe
3
)
2
]
3
;iron(III) tris-(N(Si(CH3)3)2)amide;Fe[bis(trimethylsilyl)amide]3;Fe(N(TMS)2)3
CAS
22999-67-3;133009-01-5
化学式
C
18
H
54
FeN
3
Si
6
mdl
——
分子量
537.007
InChiKey
ACEVFZFVMXOII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3
重原子数:
10.0
可旋转键数:
2.0
环数:
0.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拓扑面积:
14.1
氢给体数:
0.0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ilanamine, 1,1,1-trimethyl-N-(trimethylsilyl)-, iron(3+) salt
、
2,2',2''-tris<(pentafluorophenyl)amino>triethylamine
以
苯
为溶剂, 以21%的产率得到2-[bis[2-(2,3,4,5,6-pentafluorophenyl)azanidylethyl]amino]ethyl-(2,3,4,5,6-pentafluorophenyl)azanide;iron(3+)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庞大的三脚架配体合成单体铁和锰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
摘要:
检查了立体阻碍的单体过渡金属络合物作为环氧化催化剂。使用大体积的配体,例如[(RNCH 2 CH 2)3 N] 3-型四齿三酰胺胺和三齿三(3-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可通过μ-氧代二聚作用减少催化剂的失活。几种单体锰和铁配合物,包括M [(RNCH 2 CH 2)3 N] [R =三甲基甲硅烷基:M = Mn 3+(1);R = C 6 F 5:M = Fe 3+(2),Mn 3+(3)],{η 3 -HB(3-吨BuPz)3 }的MC1 [M =的Fe 2+(4),锰2+(6)]和{η 3 -HB(3-吨BuPz)3 } FeOTf(合成并检查了5)作为降冰片烯和苯乙烯的选择性环氧化的可能催化剂。氧原子来源是PhIO或分子O 2-异丁醛。与PhIO作为氧化剂时,复合物1,3,和6氧化降冰片烯和苯乙烯催化在高选择性的相应的环氧化物,而复合物2和4表现出低的环氧化活性。采用使用了O 2与异丁
DOI:
10.1016/s0022-328x(00)00022-x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
三氯化铁
以
苯
为溶剂, 以56%的产率得到Silanamine, 1,1,1-trimethyl-N-(trimethylsilyl)-, iron(3+)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铁酰胺前体簇[Fe(m)()(NAr)(n)Cl(4)] [2](-)(m,n = 2,2; 3,4; 4,4) :合成,表征和与Fe-S化学的比较。
摘要:
由FeCl(3)和2当量的Na [N(SiMe(3))(2)]在THF中制备的四面体FeCl [N(SiMe(3))(2)](2)(THF)(2),是合成弱磁场亚铁酰亚胺(Fe-NR)团簇的有用铁原料。2与苯胺的质子分解产生偶氮苯和[Fe(2)(mu-Cl)(3)(THF)(6)](2)[Fe(3)(mu-NPh)(4)Cl(4)]( 3)由两种二亚铁单阳离子和三核二价阴离子组成的盐,其形式为2 Fe(III)/ 1 Fe(IV)氧化态。用LiCl处理2,得到加合物[FeCl(2)(N(SiMe(3))(2))(2)](-)(分离为[Li(TMEDA)(2)](+)盐),抑制质子分解过程中的芳基胺氧化/铁还原化学反应。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1:1 2 / LiCl与芳基胺的反应提供了一条通往以下Fe-NR簇的实用途径:[Li(2)(THF)(7)] [Fe(3)(mu-NPh )(4)Cl
DOI:
10.1021/ic02582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