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吸附
吡啶,
乙腈和
丙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在丁-1-烯异构化过程中的催化活性,研究了
磷酸锆在脱
水和热处理不同阶段的表面酸度。识别出布朗斯台德酸性表面的POH和P(OH)2组[ v(OH)分别为3670-3660和3600 cm –1 ],它们的强度在大量脱
水后会略有增加。据认为它们是丁-1-烯异构化中的活性的原因,其在缩合为
焦磷酸盐时也会增加。还发现了中等强度的
路易斯酸性位点,这些位点导致了
吡啶的
化学吸附形式的形成(v 8a = 1610 cm –1),
乙腈[ v(CN)Fermi共振双峰在2322和2295 cm –1 ]和
丙酮[ v(CO)1684 cm –1 ]。在层状ZrP 2 O 7表面上也检测到表面ZrOH基团。结果说明了平行和垂直于分层结构的暴露平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