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osphinic acid, sodium salt (1:1) | 7681-5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osphinic acid, sodium salt (1:1)
英文别名
sodium;oxido(oxo)phosphanium
Phosphinic acid, sodium salt (1:1)化学式
CAS
7681-53-0
化学式
HNaO2P+
mdl
——
分子量
86.97
InChiKey
NQXGLOVMOABDL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77 g/cm3 at 20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1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17
  • WGK Germany:
    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海关编码:
    2835100000
  • RTECS号:
    WB5950000

SDS

SDS:2897877fff7a29628bae30be20043d7e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性质

次磷酸是一种具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易吸湿潮解;能溶于乙醇甘油,不溶于醚。它是一种强还原剂,在200℃下会分解。

用途

次磷酸主要用于化学镀中的还原剂。适用于大型设备及细小物件、高精度复杂外形物体、深孔内壁以及需要较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的物体等的属化处理,能获得致密均匀且性能更优的镀层。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机械、石油等行业,并可合成各种处理剂、催化剂、稳定剂和树脂界面活化剂等。

化学性质

次磷酸又称作次亚磷酸钠,为无色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粒状粉末,易潮解且在强热下会爆炸。它与氯酸钾或其他化剂混合作用时也会发生爆炸。易溶于热乙醇甘油,溶于;微溶于无乙醇,不溶于乙醚。其溶液呈中性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用途

次磷酸还可用作防腐剂抗氧化剂,应用于鳕鱼肝油乳浊液的制造。此外,它也是制备碘酸盐试剂、还原剂以及用于临床检验的重要成分,在化学过程中亦有广泛应用,并在医药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产方法

次磷酸可由碳酸中和次磷酸而得;或通过将黄消石灰反应生成次磷酸,再与纯碱进行复分解反应获得。具体步骤如下:将质量分数比为1:4的黄消石灰依次投入反应釜,并加调成稀浆状后搅拌升温至90℃并保温一段时间,直至无气体放出时停止反应;随后除去未反应固体,对滤液加入二氧化碳鼓泡生成碳酸沉淀,再通入布丁溶液进行分解反应。反应0.5~1小时后取样检测终点(通过澄清液与碳酸液混合来判断),并将复分解后的料液过滤并真空浓缩至20°Bé后再过滤去除碳酸沉淀,再次真空浓缩直至表面形成结晶膜时停止蒸发;然后将溶液放入结晶槽冷却结晶,离心脱除母液后进行干燥以获得次磷酸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