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制备方法如下:
[ \text{K}_2\text{[ReBr}_6\text{]} + 2\text{AgNO}_3 → \text{Ag}_2\text{[ReBr}_6\text{]} + 2\text{KNO}_3 ]
[ 2\text{Ag}_2\text{[ReBr}_6\text{]} → 4\text{AgBr} + \text{Br}_2 + 2\text{ReBr}_3 ]
首先,将5.5g(0.032mol)硝酸银溶于由50mL浓硝酸和200mL水制成的混合液中。在剧烈搅拌下,慢慢加入10g(0.0134mol)六溴合铼酸钾。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0分钟。静置后,用倾泻法去除上层清液,并通过吸滤除去沉淀物。使用稀硝酸(1∶1)洗涤沉淀直至不再混浊为止。充分吸滤以除去母液,然后用甲醇和乙醚各洗涤三次,每次使用50mL溶剂。最终,得到褐色的六溴合铼酸银Ag(_2)[ReBr(_6)](质量为11.8g,0.0134mol)。
接下来,将制得的六溴合铼酸银10g(0.0113mol)放入瓷舟中,并将其置于一端封闭的硼硅酸玻璃管的一端。在该反应管的另一端拉细并与真空系统相连。连接冷却捕集器(使用液氮或干冰-异丙醇),并在该捕集器末端连接直径为11mm的高硼硅酸耐热玻璃燃烧管,其中放置铜网,并将此装置放入能耐热至600℃的炉中作为除溴装置。然后,将反应管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
将反应管置于电炉中心,使瓷舟对着加热源。逐步升温至450℃,每分钟升温3℃。当温度达到200℃时,在冷却处开始形成蓝色物质;在300℃时,紧靠炉入口处的玻璃管内出现绿色圆环;而在300~350℃之间,紧靠炉外侧的管中生成蓝黑色沉积物(主要是ReBr(_5) 和 ReOBr(_4))。当温度达到350~370℃时,在距离炉端出口2.5~4cm处形成蓝黑色沉积物。至430℃时,产生淡黄绿色的蒸汽,并在炉内2.5~3cm处生成有光泽的黑色结晶。
在继续抽真空下加热1.5小时后冷却。将捕集器与反应管分开,在玻璃管入口去除不需要的分解产物。从约1cm距离管口处取出具有黑色光泽的结晶,置于干燥空气中并储存在避光瓶中。最终产量为4.0g(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