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 | 18740-2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
英文别名
4-Pyrrolidino-thieno<2,3-d>pyrimidin;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
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化学式
CAS
18740-22-2
化学式
C10H11N3S
mdl
MFCD01312417
分子量
205.283
InChiKey
FIMSXJFRFWAR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7.9±22.0 °C(Predicted)
  • 密度:
    1.33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7.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二溴甲基-2,2'-联吡啶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0h, 以71%的产率得到1,1’-([2,2’-bipyridine]-5,5’-diylbis(methylene))bis(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1-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生物等排替代经典胆碱激酶抑制剂的新化合物显示出有效的抗疟原虫活性
    摘要:
    在抗击疟疾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新的策略以避免寄生虫对药物和其他预防障碍产生抗药性。最近,基于抑制寄生虫从宿主吸收起始材料的宿主导向疗法方法提供了极好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建议合成能够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物等排化合物胆碱激酶,因此可以减少胆碱摄取,这对寄生虫的发育至关重要。在本文报道的 41 种生物等排化合物中,没有一个显示接头对抗疟和酶抑制活性有任何影响,而可以观察到所用阳离子头类型的影响。SAR 确定在 4 中被吡咯烷取代的噻吩并嘧啶是最好的支架,与所选接头无关。亲脂性的降低似乎提高了抗疟活性,但对酶的抑制产生了相反的影响。虽然具有类似良好抑制值的强效化合物与所提出的作用机制有关,但其中一些仍然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特定的分子靶点。
    DOI:
    10.3390/pharmaceutics13111842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氢吡咯4-氯噻吩[2,3-D]嘧啶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8%的产率得到4-(pyrrolidin-1-yl)thieno[2,3-d]pyri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并[2,3-d]嘧啶的区域选择性CH酰化作用可快速获得激酶抑制剂药理学。
    摘要:
    噻吩并[2,3-d]嘧啶的区域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在钯催化下完成。噻吩并[2,3-d]嘧啶在C6位与芳基碘化物和在C5位与芳基硼酸反应,表现出出色的区域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区域选择性受钯催化剂的性质控制:阳离子钯有利地使C5-位芳基化。在激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简化合成中,突出了这种直接芳基化的效用。
    DOI:
    10.1021/acs.orglett.0c001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obba,M. et al., Comptes Rendu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 C: Sciences Chimiques, 1968, vol. 266, p. 128 - 130
    作者:Robba,M.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林扎戈利 替普司特 噻吩并[3,4-d]嘧啶-2,4(1H,3H,5H,7H)-二酮 噻吩并[3,2-d]嘧啶-7-甲胺 噻吩并[3,2-d]嘧啶-4-腈 噻吩并[3,2-d]嘧啶-4-羧酸 噻吩并[3,2-d]嘧啶-4(1H)-硫酮 噻吩并[3,2-d]嘧啶,4-(甲硫基)- 噻吩并[3,2-d]嘧啶 噻吩并[3,2-D]嘧啶-7-羧酸 噻吩并[3,2-D]嘧啶-7-甲醛 噻吩并[3,2-D]嘧啶-7-基甲醇 噻吩并[3,2-D]嘧啶-2-胺 噻吩并[2,3-d]嘧啶-4-胺 噻吩并[2,3-d]嘧啶-4-硫醇 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噻吩并[2,3-d]嘧啶-2-乙酸,1,4-二氢-4-羰基-5-苯基-,甲基酯 噻吩并[2,3-d]嘧啶-2,4-二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5-(溴甲基)-3-(4-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5-(溴甲基)-3-(2-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3-甲氧苯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3-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2-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 噻吩并[2,3-D]嘧啶-6-羧酸 噻吩并[2,3-D]嘧啶-6-甲醛 吡啶并[3’,2’:4,5]噻吩并[3,2-d]嘧啶-4(3h)-酮 乙酸,[[5-(4,5-二甲基-2-苯基噻吩并[2,3-d]嘧啶-6-基)-1,3,4-噁二唑-2-基]硫代]-,乙基酯 乙基3-甲基-5-羰基-5H-[1]苯并噻吩并[2,3-d][1,3]噻唑并[3,2-a]嘧啶-2-羧酸酯 乙基2-(4-氯苯基)-7-甲基-9-羰基-9H-[1,3]噻唑并[3,2-a]噻吩并[3,2-d]嘧啶-6-羧酸酯 {[((4-氧代-3,4,5,6,7,8-六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甲基]硫基}乙酸 [(6-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基)硫基]乙酸 [(4-氧代-3,4,5,6,7,8-六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硫基]乙酸 PI3K抑制剂 PF-3758309抑制剂 Necrostatin-5; 2-[[3,4,5,6,7,8-六氢-3-(4-甲氧基苯基)-4-氧代[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硫代]-乙腈 N-甲基-1-噻吩并[3,2-d]嘧啶-4-基-4-哌啶甲胺 N-[2-[[3,4-二氢-4-氧代-3-[4-(2,2,2-三氟乙氧基)苯基]噻吩并[3,4-d]嘧啶-2-基]硫基]乙基]乙酰胺 N-[(1S)-2-(二甲基氨基)-1-苯基乙基]-2,6-二氢-6,6-二甲基-3-[(2-甲基噻吩并[3,2-d]嘧啶-4-基)氨基]-吡咯并[3,4-c]吡唑-5(4H)-甲酰胺盐酸盐 N-(6-甲基-2-苯并噻唑基)-2-[(3,4,6,7-四氢-3-(2-甲氧基苯基)-4-氧噻吩并[3,2-d]嘧啶-2-基)硫代]-乙酰胺 N-(4-氟苯基)-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胺 N-(4-吗啉-4-基噻吩并[2,3-e]嘧啶-2-基)乙烷-1,2-二胺 N,N-二甲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胺 IWP2;N-(6-甲基-2-苯并噻唑基)-2-[(3,4,6,7-四氢-4-氧代-3-苯基噻吩并[3,2d]嘧啶-2-基)硫基]乙酰胺 AR-C 155858; (S)-6-[(3,5-二甲基-1H-吡唑-4-基)甲基]-5-[(4-羟基异噁唑烷-2-基)羰基]-1-异丁基-3-甲基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4-胺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 7-甲基-5,6,7,8-四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7-甲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硫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