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5-tetrahydro-N-[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benzo[c]azepin-1-one | 1149351-9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5-tetrahydro-N-[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benzo[c]azepin-1-one
英文别名
USC-B406;2-(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2,3,4,5-tetrahydro-1H-benzo[c]azepin-1-one;2-[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4,5-dihydro-3H-2-benzazepin-1-one
2,3,4,5-tetrahydro-N-[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benzo[c]azepin-1-one化学式
CAS
1149351-98-3
化学式
C24H29Cl2N3O
mdl
——
分子量
446.42
InChiKey
UIFDNPUSYCXLP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1-182 °C
  • 沸点:
    613.6±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3±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6.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D2和D3受体结合亲和力的苯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3D-QSAR和结构建模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37种苯并内酰胺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各自对多巴胺D 2和D 3受体的亲和力。使用基于配体的方法(3D-QSAR)和基于受体的方法研究了结构与结合亲和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所观察到的亲和力方面的差异(例如苯并内酰胺羰基氧的位置或化合物的总长度)时,各种结构特征的重要性。对于D 2和D 3,此类配体性质的最佳值略有不同即使结合位点表现出非常高的同源性,受体也是如此。我们解释通过氢键网络的在d中存在这些差异2受体这是在d缺席3受体并限制了结合口袋的尺寸,造成在螺旋7个残基变得不那么访问。这些结果对设计更有效和选择性更高的苯并内酰胺衍生物的意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DOI:
    10.1002/cmdc.201000101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二氯苯基)哌嗪 、 2-(4-chlorobutyl)-2,3,4,5-tetrahydro-1H-2-benzazepin-1-one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4-甲基-2-戊酮 为溶剂, 生成 2,3,4,5-tetrahydro-N-[4-(4-(2,3-di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yl]benzo[c]azep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多巴胺D 3受体配体的新苯并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结合亲和性和SAR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苯并内酰胺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在多巴胺D 1,D 2和D 3受体上的亲和力。这些化合物中的一些显示出比D 1受体更高的D 2和/或D 3亲和力和选择性。这些化合物的SAR研究揭示了决定性地影响其D 2和D 3亲和力的结构特征。该系列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化合物与D 2和D 3之间的配合物的结构模型获得受体的目的是使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合理化。此外,选定的化合物对5-HT 2A表现出中等的结合亲和力,这可能有助于减少作为潜在抗精神病药的锥体束外副作用的发生。
    DOI:
    10.1016/j.bmcl.2009.01.0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