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黄29用于染棉或黏胶纤维以获得鲜艳的红光黄色,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移染性,上染率尚好,最高上染温度为60℃。温度较低时,颜色更深。这种染料可以直接印花或作为底色拔染使用。主要用于黏胶丝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在丝织物染色过程中可承受增重处理,不会影响色光,并可用于皮革、纸张和电化铝的着色。
制备直接黄29染料制备工艺如下:
氨基C酸重氮化 在C酸重氮锅内加入3000升水并搅拌打浆30分钟。用纯碱调节pH值至6-6.5,形成透明液体后降温至5℃。加入盐酸和30wt%的亚硝酸钠溶液,反应10-15分钟后用刚果红、碘化钠试纸检测为蓝色,维持温度在16℃±2,体积为6000升,到达终点后用氨基磺酸调节pH值去除过量亚硝酸,准备偶合。
间甲苯胺偶合 将步骤1中的重氮液加入间甲苯胺混合液中,整个过程需60分钟,在此过程中每5分钟监测一次pH值和温度,最终要求pH为5.5-6,温度保持在10-20℃,体积增加至8300升。作用90分钟后用盐酸回调pH值至2.7-3.3并搅拌过夜,最终pH值维持在2.7-3.3,体积增至8500升;次日,于90分钟内升温至9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随后升温至50-55℃发泡。总体积达到11200升后用液碱调pH值为8,加入5-15kg活性炭,并在80℃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淋,收集母液和滤液用于缩合。
三光气缩合 将步骤3中收集的母液加入固体光气,pH值控制为6。反应期间用冷稀碱液调节pH值至6-6.5,反应持续3小时后添加吡啶,继续反应2小时后使用液碱调整pH值为8-8.5。温度维持在60-70℃下搅拌1-2小时以破坏未反应的光气。体积达到12000升时,摩尔比为氨基C酸:盐酸:亚硝酸钠:间甲苯胺:光气=1:2.4:1.03:0.98:0.24。
喷雾造粒 将步骤4中达到缩合反应终点的溶液直接进行喷雾造粒。干燥塔进口温度设定为180℃,出口温度为80℃。
成品 步骤3中的盐酸浓度为30wt%。
直接黄29是一种棕红色粉末,在水中易溶,溶解度为30g/L (60℃)、48g/L (98℃),水溶液呈金黄色。加入浓盐酸后转呈橙红棕色;加入浓氢氧化钠则呈现金黄色。微溶于乙醇,呈柠檬苍白色。在浓硫酸中呈橙红棕色,稀释后转为金黄色。染色时遇铜、铁离子色光稍有变化,但具有良好的耐氯稳定性,并能抵抗雕白粉和硫化碱的褪色。
用途直接黄29可用于染棉或黏胶纤维以获得略显萎暗的红光黄色,移染性较差。通常与其他红色、棕色等染料搭配使用以调整色光,但不宜与蓝色、绿色或灰色等颜色搭配。此外,还可以用于高温同浴染涤纶-黏胶混纺织物。
生产方法直接黄29可由C.I.直接黄59 (C.I.49000) 为原料制备。将其水溶液与次氯酸钠共热处理即可得到产物。经过盐析、过滤、烘干和粉碎步骤后,最终获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