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N-methyl-propiothiohydroxamato) lead(II) | 167416-4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N-methyl-propiothiohydroxamato) lead(II)
英文别名
bis[[methyl(propanethioyl)amino]oxy]lead
bis(N-methyl-propiothiohydroxamato) lead(II)化学式
CAS
167416-47-9
化学式
C8H16N2O2PbS2
mdl
——
分子量
443.559
InChiKey
YIOPQOWXVJYCI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lead(II) nitrateN-hydroxy-N-methylpropanethioamid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6%的产率得到bis(N-methyl-propiothiohydroxamato) lead(II)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硫代异羟肟酸酯配体及其铅配合物的合成。N-甲基-3-吡啶硫代异羟肟酸,双(N-甲基-3-吡啶硫代异羟肟酸)铅(II)和双(N-环己基-苯基乙酰硫代异羟肟酸)铅(II)的结构
    摘要:
    摘要描述了一种改进的硫代异羟肟酸合成方法。羧甲基二硫代苯乙酸酯与几种取代的羟胺在水溶液中于中性pH下反应,可得到良好的产率的硫代异羟肟酸。这些化合物的铅配位化学正在研究中,作为开发特定于铅的螯合剂的计划的一部分。双(N-环己基-苯基乙酰硫代氢氧杂)铅(II)的单晶结构表明它本质上是三角双锥体,铅孤电子对主导配位几何。该配合物具有晶体学上的两倍对称性,硫原子占据赤道位置,PbO距离为2.746 A,PbO距离为2.383A。空间群为P2 1 2 1 2,a = 14.146,b = 18.003,c = 5.373A,Z = 4。双(N-甲基-3-吡啶硫代氢杂)铅(II)的结构显示出相似的几何形状,但异构体却不同。近似三角形的双锥体几何形状具有由一种氧和一种硫占据的赤道配位位置。PbS距离为2.725(赤道)和2.809(轴向)A。相应的PbO距离为2.497和2.349A。空间组为P2
    DOI:
    10.1016/0020-1693(95)9006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