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trimethylsilyl)oxy>-1-vinylcyclohexene | 130407-7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trimethylsilyl)oxy>-1-vinylcyclohexene
英文别名
(3-Ethenylcyclohex-2-en-1-yl)oxy-trimethylsilane
3-<(trimethylsilyl)oxy>-1-vinylcyclohexene化学式
CAS
130407-75-9
化学式
C11H20OSi
mdl
——
分子量
196.365
InChiKey
CMDNAYJEMPCKA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trimethylsilyl)oxy>-1-vinylcyclohexene草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2.5h, 生成 (8S,8aR)-8-Hydroxy-3,5,6,7,8,8a-hexahydro-naphthalene-1,2-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基取代基对半环二烯Diels-Alder反应面选择性的影响
    摘要:
    在环己烯环上烯丙基取代的乙烯基环己烯作为 Diels-Alder 环加成反应的底物进行了研究。在辛烷环加成产物中,一个角氢相对于烯丙基取代基的相对立体化学被检查作为取代基控制面选择性的度量。在报告的 17 个例子中,控制竞争是在 OH-H、MeO-H、(TMS) OH、OH-CH 3 、OMe-CH 3 和 (TMS) O-CH 3 之间,最简单的理由是大小单独控制 Diels-Alder 环加成的表面选择性
    DOI:
    10.1021/ja00179a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3-vinyl-cyclohex-2-en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3-<(trimethylsilyl)oxy>-1-vinylcyclohex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基取代基对半环二烯Diels-Alder反应面选择性的影响
    摘要:
    在环己烯环上烯丙基取代的乙烯基环己烯作为 Diels-Alder 环加成反应的底物进行了研究。在辛烷环加成产物中,一个角氢相对于烯丙基取代基的相对立体化学被检查作为取代基控制面选择性的度量。在报告的 17 个例子中,控制竞争是在 OH-H、MeO-H、(TMS) OH、OH-CH 3 、OMe-CH 3 和 (TMS) O-CH 3 之间,最简单的理由是大小单独控制 Diels-Alder 环加成的表面选择性
    DOI:
    10.1021/ja00179a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I)-Catalyzed Diamin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Complementary Regioselectivity from Two Distinct Mechanistic Pathways Involving Cu(II) and Cu(III) Species
    作者:Baoguo Zhao、Xingao Peng、Yingguang Zhu、Thomas A. Ramirez、Richard G. Cornwall、Yian Shi
    DOI:10.1021/ja207691a
    日期:2011.12.28
    four-membered Cu(III) species A and Cu(II) radical species B, which are in rapid equilibrium. The internal diamination likely proceeds in a concerted manner via Cu(III) species A, and the terminal diamination likely involves Cu(II) radical species B. Kinet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iamination is first-order in N,N-di-t-butyldiaziridinone (1), zero-order in olefin, and first-order in total Cu(I) catalyst
    使用 Cu(I) 作为催化剂和 N,N-二叔丁基二氮杂环丙烷酮 (1) 作为氮源,共轭二烯可以在内部和/或末端双键处进行二胺化。区域选择性高度依赖于 Cu(I) 催化剂和二烯底物上取代基的选择。二胺化可能通过两种机械上不同的途径进行。 N,N-二叔丁基二氮杂环丙烷酮 (1) 的 NN 键首先被 Cu(I) 催化剂均裂,形成四元 Cu(III) 物质 A 和 Cu(II) 自由基物质 B,它们位于快速平衡。内部二胺化可能通过 Cu(III) 物种 A 以协调的方式进行,而末端二胺化可能涉及 Cu(II) 自由基物种 B。动力学研究表明,N,N-di-t 中的二胺化是一级的-丁基二氮丙啶酮 (1),在烯烃中为零级,在总 Cu(I) 催化剂中为一级,Cu(I) 催化剂对 1 的 NN 键的裂解是速率决定步骤。使用无配体的 CuBr 和富电子二烯有利于内二胺化。当使用 CuCl-L 和带有自由基稳定基团的二烯时,有利于末端二胺化。
  • Cu(I)-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Diamin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via Dual Mechanistic Pathways
    作者:Baoguo Zhao、Xingao Peng、Sunliang Cui、Yian Shi
    DOI:10.1021/ja103838d
    日期:2010.8.1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I)-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diamin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using di-tert-butyldiaziridinone as nitrogen source. The internal diamination and terminal diamination likely proceed via two mechanistic pathways. Various dienes can be efficiently diaminated at the internal double bonds with high regio- and diasteroselectivity in good yield using inexpensive CuBr as catalyst
    本文描述了使用二叔丁基二氮丙啶酮作为氮源的 Cu(I) 催化的共轭二烯的区域选择性二胺化。内部二化和末端二化可能通过两种机制途径进行。使用廉价的 CuBr 作为催化剂,各种二烯可以在内部双键处以高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有效地二胺化。
  • DATTA, S. C.;FRANCK, R. W.;TRIPATHY, R.;QUIGLEY, G. J.;HUANG, L.;CHEN, S.+, J. AMER. CHEM. SOC., 112,(1990) N3, C. 8472-8478
    作者:DATTA, S. C.、FRANCK, R. W.、TRIPATHY, R.、QUIGLEY, G. J.、HUANG, L.、CHEN, S.+
    DOI:——
    日期:——
  • STREKOWSKI, LUCJAN;KONG, SUKBIN;BATTISTE, MERLE A., J. ORG. CHEM., 53,(1988) N 4, 901-904
    作者:STREKOWSKI, LUCJAN、KONG, SUKBIN、BATTISTE, MERLE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沙骨化醇中间体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镓,二(1,1-二甲基乙基)甲基-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酰氧基丙基双封头 达格列净杂质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Cyanomethyl[3-(trimethoxysilyl)propyl]trithiocarbonate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3-(Trimeth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并磷杂硅杂英,5,10-二氢-10,10-二甲基-5-苯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二甲基(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