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6E)-8-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2,6-octadien-1-ol | 294623-8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6E)-8-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2,6-octadien-1-ol
英文别名
(2E,6E)-8-[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octa-2,6-dien-1-ol
(2E,6E)-8-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2,6-octadien-1-ol化学式
CAS
294623-80-6
化学式
C16H32O2Si
mdl
——
分子量
284.514
InChiKey
VMYGJKHFMVSLEU-WFYKWJG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1.2±42.0 °C(Predicted)
  • 密度:
    0.89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6E)-8-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2,6-octadien-1-ol正丁基锂四甲基乙二胺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lith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异常甲基化模式的多烯底物可探测三种催化抗体的活性位点。
    摘要:
    描述了在甲基丙烯酸酯生物合成中与天然底物甲基化模式不同的两种四烯的合成,2,3-氧化角鲨烯,以及用三种催化抗体进行的检测。这些新颖的线性萜类结构的设计受三种催化抗体表征的初步结果支配。它们是通过模拟多环化的类固醇半抗原免疫而产生的,不需要添加抗马尔可夫尼可夫化合物或扩环。与在羊毛甾醇,环戊烯醇和β-amyrin生物合成中观察到的氧化角鲨烯环化相比,这种反应级联将代表更“原始”的形式,并且不需要角鲨烯中第三和第四异戊二烯单元的尾到尾连接。第一个四烯设计(A)仅包含三取代的双键,因此其合成从法尼醇和三-降冰片酚开始。第二个四烯设计(B)被认为与通过显示一个双取代的双键生成抗体集合的诱导半抗原更精确地匹配,并且其合成利用了tris-norgeraniol衍生物和对称的双烯丙基醇作为关键构件。色谱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先前从角鲨烯衍生的底物中观察到的,目前研究的抗体还可以从两种底物产生单环产物。
    DOI:
    10.1016/s0968-0896(01)004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异常甲基化模式的多烯底物可探测三种催化抗体的活性位点。
    摘要:
    描述了在甲基丙烯酸酯生物合成中与天然底物甲基化模式不同的两种四烯的合成,2,3-氧化角鲨烯,以及用三种催化抗体进行的检测。这些新颖的线性萜类结构的设计受三种催化抗体表征的初步结果支配。它们是通过模拟多环化的类固醇半抗原免疫而产生的,不需要添加抗马尔可夫尼可夫化合物或扩环。与在羊毛甾醇,环戊烯醇和β-amyrin生物合成中观察到的氧化角鲨烯环化相比,这种反应级联将代表更“原始”的形式,并且不需要角鲨烯中第三和第四异戊二烯单元的尾到尾连接。第一个四烯设计(A)仅包含三取代的双键,因此其合成从法尼醇和三-降冰片酚开始。第二个四烯设计(B)被认为与通过显示一个双取代的双键生成抗体集合的诱导半抗原更精确地匹配,并且其合成利用了tris-norgeraniol衍生物和对称的双烯丙基醇作为关键构件。色谱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先前从角鲨烯衍生的底物中观察到的,目前研究的抗体还可以从两种底物产生单环产物。
    DOI:
    10.1016/s0968-0896(01)0040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rimoto, Yoshiki; Muragaki, Koji; Iwai, Toshiyuki, Angewandte Chemie -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0, vol. 39, # 22, p. 4082 - 4084
    作者:Morimoto, Yoshiki、Muragaki, Koji、Iwai, Toshiyuki、Morishita, Yukio、Kinoshita, Takamasa
    DOI:——
    日期:——
  • Stereospecific and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S and C2 symmetric 2,5-d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 rings as central building blocks of biogenetically intriguing oxasqualenoids
    作者:Yoshiki Morimoto、Toshiyuki Iwai、Yoshihiro Nishikawa、Takamasa Kinoshita
    DOI:10.1016/s0957-4166(02)00718-8
    日期:2002.12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tetraol 12, corresponding to the C9-C16 subunit of biogenetically and biologically intriguing oxasqualenoids 2-4, has been accomplished by the biomimetic and stereospecific cyclization of diepoxide 22. The experimental detail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known meso tetraol 11, corresponding to the C9-C16 subunit of teurilene 1, are also described.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Revised Structure of Squalene-Derived PentaTHF Polyether, Glabrescol, through Its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Biogenetically Intriguing <i>C</i><i><sub>s</sub></i> vs <i>C</i><sub>2</sub> Symmetric Relationships
    作者:Yoshiki Morimoto、Toshiyuki Iwai、Takamasa Kinoshita
    DOI:10.1021/ja0007657
    日期:2000.7.26
  • Polyene substrates with unusual methylation patterns to probe the active sites of three catalytic antibodies
    作者:Geun Tae Kim、Marion Wenz、Jong Il Park、Jens Hasserodt、Kim D Janda
    DOI:10.1016/s0968-0896(01)00402-3
    日期:2002.5
    The first tetraene design (A) only contains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s and hence its synthesis starts from farnesol and tris-norgeraniol. The second tetraene design (B) is considered the more precise match to the inducing hapten that generated the antibody collections by exhibiting one d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and its synthesis utilizes a tris-norgeraniol derivative and a symmetrical bis-allylic alcohol
    描述了在甲基丙烯酸酯生物合成中与天然底物甲基化模式不同的两种四烯的合成,2,3-氧化角鲨烯,以及用三种催化抗体进行的检测。这些新颖的线性萜类结构的设计受三种催化抗体表征的初步结果支配。它们是通过模拟多环化的类固醇半抗原免疫而产生的,不需要添加抗马尔可夫尼可夫化合物或扩环。与在羊毛甾醇,环戊烯醇和β-amyrin生物合成中观察到的氧化角鲨烯环化相比,这种反应级联将代表更“原始”的形式,并且不需要角鲨烯中第三和第四异戊二烯单元的尾到尾连接。第一个四烯设计(A)仅包含三取代的双键,因此其合成从法尼醇和三-降冰片酚开始。第二个四烯设计(B)被认为与通过显示一个双取代的双键生成抗体集合的诱导半抗原更精确地匹配,并且其合成利用了tris-norgeraniol衍生物和对称的双烯丙基醇作为关键构件。色谱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先前从角鲨烯衍生的底物中观察到的,目前研究的抗体还可以从两种底物产生单环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