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romoethyl)-1,4-diaza-bicyclo[2.2.2]octane bromide | 93117-5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romoethyl)-1,4-diaza-bicyclo[2.2.2]octane bromide
英文别名
[BrCH2CH2-Dabco]+· Br-;1-(2-bromoethyl)-4-aza-1-azoniabicyclo[2.2.2]octane;bromide
1-(2-bromoethyl)-1,4-diaza-bicyclo[2.2.2]octane bromide化学式
CAS
93117-51-2
化学式
Br*C8H16BrN2
mdl
——
分子量
300.036
InChiKey
WQNFVDOOXVCXNV-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7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2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bromoethyl)-1,4-diaza-bicyclo[2.2.2]octane bromid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Ionic liquid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support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Sonogashira-Hagihara reaction
    摘要: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2.122295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乙烯二胺1,2-二溴乙烷乙腈 为溶剂, 以85 %的产率得到1-(2-bromoethyl)-1,4-diaza-bicyclo[2.2.2]octane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系统调控配体实现发光颜色碘化亚铜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从蓝光到绿光的转变
    摘要:
    碘化亚铜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结构多样性和光学可调性的发光材料,在环保型固态照明(SSL)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系统地研究配体的微小变化如何影响其配合物的发光性质,本研究将配体中乙基的尾部原子用卤素原子(F、Cl、Br)和四个一体修饰成功获得了(AIO)结构的碘化亚铜无机-有机杂化半导体材料(Cu 2 I 4 (L n ) 2 )。尾原子的调整有效调控了Cu 2 I 4的堆垛模式2−团簇及其发光特性,实现了晶体发光颜色从蓝色到绿色的转变,内量子产率(IQY)从1.57%提高到53.39%。他们的光学漫反射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DFT) 有助于研究发光的起源和机制。它们非常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用作不含稀土元素的照明荧光粉。该研究可为今后设计碘化亚铜团簇发光材料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DOI:
    10.1039/d2nj0404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发光铜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
    公开号:CN112898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本发明公开了发光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此发光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式为Cu2Br4L2,其中L表示1‑(2‑乙基)‑1,4‑二氮杂环[2.2.2]‑辛烷或1‑(2‑乙基)‑1,4‑二氮杂环[2.2.2]‑辛烷。该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CuBr和配体T溶解在一定比例乙腈丙酮的混合溶液中,超声溶解得到澄清溶液,然后常温放置2~3天,有晶体析出,晶体即为发光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发光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光学稳定性、高量子产率、溶解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制备原料廉价易得等优点,可作为新型无稀土发光材料进行相关应用。
  • The Quarternis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with Dihalomethane
    作者:B. Almarzoqi、A.V. George、N.S. Isaacs
    DOI:10.1016/s0040-4020(01)87459-7
    日期:1986.1
  • ALMARZOQI, B.;GEORGE, A. V.;ISAACS, N. S., TETRAHEDRON, 1986, 42, N 2, 601-607
    作者:ALMARZOQI, B.、GEORGE, A. V.、ISAACS, N.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