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环磷酰胺原药(CP)和伊福酰胺原药(IF)都会通过细胞色素 P450 介导的 C-4 位氧化作用代谢为活性烷化剂。与这一活化途径竞争的是外环 α 和 α′ 碳的酶促氧化,从而导致 CP 和 IF 的脱氯乙基化。一个位置的氧化发生率相对于另一个位置的氧化发生率被认为是 CP 和 IF 药代动力学中患者间差异较大的至少一个因素。作为脱氯乙基化的质谱定量标准,合成了以下物质:(1) [4,4,5,5-2H4]-2-脱氯乙基环磷酰胺(相当于 [4,4,5,5-2H4]-3-脱氯乙基伊福酰胺);(2) [α,α,4,4,5,5-2H6]-2-脱氯乙基环磷酰胺(相当于 [α,α,4,4,5,5-2H6]-3-脱氯乙基异磷酰胺);以及 (3) [α,α,4,4,5,5-2H6]-2-脱氯乙基异磷酰胺。所有目标化合物的共同前体都是[2,2,3,3-2H4]-3-氨基丙醇。将这种化合物与 POCl3 和未标记或标记的 2-氯乙胺盐酸盐进行一锅反应,可得到 d4 和 d6 标记的 2-脱氯乙基环磷酰胺。从氨基丙醇制备 2-脱氯乙基环磷酰胺需要五个不同的步骤。本文讨论了合成途径的优化和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