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tert-butyl-N-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 | 1246954-0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tert-butyl-N-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
英文别名
N-t-butyl-N-oxidanyl-2-amino-(nitronylnitroxide)diradical
2-(N-tert-butyl-N-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化学式
CAS
1246954-01-7
化学式
C11H21N3O3
mdl
——
分子量
243.306
InChiKey
UASNIBGCDOSXG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2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72.3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tert-butyl-N-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溶剂黄146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67%的产率得到N-t-butyl-N-oxidanyl-2-amino(iminonitroxide)diradical
    参考文献:
    名称:
    氮氧化合物取代的硝基氮氧化物和亚氨基氮氧化物
    摘要:
    我们报告了高度紧凑的氮氧化合物取代的硝酰基氮氧化合物 1 和亚氨基氮氧化物 2;它们与三亚甲基甲烷具有等电子结构。这些双自由基在室温下曝气条件下是稳定的,并且具有很大的正交换相互作用:J/k(B) = +390 K (H = -2JS(1)(/)(2)·S(1/2)) 对于1 和 J/k(B) ≈ +550 K(对于 2)。
    DOI:
    10.1021/ja107769z
  • 作为产物:
    描述:
    2-(N-tert-butyl-N-hydr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82%的产率得到2-(N-tert-butyl-N-oxyamino)-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e-3-oxide-1-oxyl
    参考文献:
    名称:
    三亚甲基甲烷稳定杂原子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摘要:
    开发了一种用于合成动力学稳定的氮氧化合物 2-(N-叔丁基-N-羟基氨基)-4,4,5,5-四甲基-4,5-二氢-1H-咪唑-3-氧化物-含有位阻羟氨基的1-氧基。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这种单独状态的硝基氧羟胺的分离使得制备其氧化产物的新方法成为可能,即相应的硝基氧双自由基。双自由基分子中电子交换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早先获得的晶体中分子三重基态的实验数据非常吻合。
    DOI:
    10.1007/s11172-011-04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etal-Complexes from <i>N</i>-<i>t</i>-Butyl-<i>N</i>-oxidanyl-2-amino-(nitronyl nitroxide)
    作者:Takanori Furui、Shuichi Suzuki、Masatoshi Kozaki、Daisuke Shiomi、Kazunobu Sato、Takeji Takui、Keiji Okada、Evgeny V. Tretyakov、Svyatoslav E. Tolstikov、Galina V. Romanenko、Victor I. Ovcharenko
    DOI:10.1021/ic4020898
    日期:2014.1.21
    N-t-butyl-N-oxidanyl-2-amino(nitronyl nitroxide) diradical (1) with M(hfac)2 (M: Mn or Cu)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reactions were found to be very sensitive to the type of metal ion employed. Complex [Mn(hfac)2·1], consisting of Mn(hfac)2 and diradical 1, was readily prepared by mixing the components. However, the reaction of Cu(hfac)2 with 1 or N-t-butyl-N-oxidanyl-2-amino(iminonitroxide) diradical (2) involved
    属络合反应ñ -吨丁基- ñ二价基(-oxidanyl -2-基(氮氧)1)与M(HFAC)2(M:或Cu)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反应对所用属离子的类型非常敏感。由Mn(hFAc)2和双自由基1组成的配合物[Mn(hFAc)2 · 1 ]很容易通过混合这些成分来制备。然而,(HFAC)的反应2与1或ñ -吨丁基- ñ -oxidanyl -2-基(iminonitroxide)二价基(2)所涉及的二价基团与所述还原Ñ -吨丁基- ñ -oxidanide -2-基(iminonitroxide)自由基阴离子(3),最后制得的聚合物链复合物[Cu 2(HFAC)2 · 3 2 ·(hFAc)2 ] n。通过X射线分析阐明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磁性。χ的温度依赖性p Ť(χ p:磁化率)为[(HFAC)2 · 1 ]显示出强反磁相互作用(ħ = -2Mn(II)自旋(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香豆素-6-羧酸 顺式-3a,5,6,6a-四氢-3-(1-甲基乙基)-4H-环戊二烯并[d]异恶唑 锌离子载体IV 钐(III) 离子载体 II 苯,1-(2E)-2-丁烯-1-基-2-氟- 苯,(2,2-二氟乙烯基)- 聚二硫二噻唑烷 缩胆囊肽9 绕丹酸钠 盐(1:?)5'-尿苷酸,钠 甲酰乙内脲 甲巯咪唑 甲基羟甲基油基噁唑啉 甲基5-羟基-3,5-二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氰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5-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5-(羟基甲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5-二氮杂螺[2.4]庚-5-烯-6-羧酸酯 甲基4,5-二氢-5-乙基-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3-甲基-4,5-二氢-1,2-恶唑-4-羧酸酯 甲基(E)-3-[6-[1-羟基-1-(4-甲基苯基)-3-(1-吡咯烷基)丙基]-2-吡啶基]丙烯酰酸酯 甲基(5-氧代-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酸酯 环戊二烯并[d]咪唑-2,5(1H,3H)-二硫酮 环己羧酸,3-氨基-2-甲氧基-,甲基酯,(1S,2S,3S)- 溶剂黄93 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 溴化1-十二烷基-2,3-二甲基咪唑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氨甲酸,[4,5-二氢-4-(碘甲基)-2-噻唑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氨基甲硫酸,[2-[[(2-羰基-1-咪唑烷基)硫代甲基]氨基]乙基]-,O-甲基酯 异噻唑,4,5-二氯-2,5-二氢-2-辛基- 希诺米啉 四氟硼酸二氢1,3-二(叔-丁基)-4,5--1H-咪唑正离子 四唑硝基紫 噻唑烷-2,4-二酮-2-缩氨基脲 噻唑丁炎酮 噻唑,4,5-二氢-4-(1-甲基乙基)-,(S)- 噁唑,4,5-二氢-4,4-二甲基-2-(5-甲基-2-呋喃基)- 噁唑,2-庚基-4,5-二氢- 咪唑烷基脲 吡嗪,2,3-二氢-5,6-二甲基-2-丙基- 叔-丁基3-羟基-1,4,6,7-四氢吡唑并[4,3-c]吡啶-5-羧酸酯 双吡唑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