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acetyl-bis-(methylmercaptothiocarbonylhydrazone) | 22309-5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acetyl-bis-(methylmercaptothiocarbonylhydrazone)
英文别名
——
diacetyl-bis-(methylmercaptothiocarbonylhydrazone)化学式
CAS
22309-54-2
化学式
C8H14N4S4
mdl
——
分子量
294.49
InChiKey
QVRAHRXUIZXA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1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8.7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acetyl-bis-(methylmercaptothiocarbonylhydrazone) 、 copper dichloride 以 乙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61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大环希夫碱及其由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和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衍生的 Cu (II) 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抗菌和体外抗癌活性。
    摘要:
    通过不同链长的二羰基与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SMDTC)和二硫代氨基甲酸S-苄酯(SBDTC)反应,然后与Cu(II)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大环希夫碱配体及其Cu(II)配合物。获得了化合物 4(一种 SBDTC-二乙酰类似物)和 Cu7(一种 SMDTC-己二酮 Cu (II) 络合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这些化合物的抗癌评估表明,Cu1(一种 SMDTC-乙二醛复合物)对 MCF-7 和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表现出最高的细胞毒活性,IC50 值分别为 1.7 µM 和 1.4 µM。链长度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模式;然而,SMDTC 衍生的类似物比 SBDTC 衍生的类似物对 MDA-MB-231 细胞的活性更强。抗菌测定表明,根瘤菌是对这些化合物最敏感的细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4和SMDTC衍生的类似物3、5、Cu7和Cu9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
    DOI:
    10.3390/molecules28135009
  • 作为产物:
    描述:
    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2,3-丁二酮乙醇 为溶剂, 以37 %的产率得到diacetyl-bis-(methylmercaptothiocarbonyl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大环希夫碱及其由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和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衍生的 Cu (II) 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抗菌和体外抗癌活性。
    摘要:
    通过不同链长的二羰基与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SMDTC)和二硫代氨基甲酸S-苄酯(SBDTC)反应,然后与Cu(II)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大环希夫碱配体及其Cu(II)配合物。获得了化合物 4(一种 SBDTC-二乙酰类似物)和 Cu7(一种 SMDTC-己二酮 Cu (II) 络合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这些化合物的抗癌评估表明,Cu1(一种 SMDTC-乙二醛复合物)对 MCF-7 和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表现出最高的细胞毒活性,IC50 值分别为 1.7 µM 和 1.4 µM。链长度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模式;然而,SMDTC 衍生的类似物比 SBDTC 衍生的类似物对 MDA-MB-231 细胞的活性更强。抗菌测定表明,根瘤菌是对这些化合物最敏感的细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4和SMDTC衍生的类似物3、5、Cu7和Cu9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
    DOI:
    10.3390/molecules28135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ehr, G.; Schleitzer, G.,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Chemie, 1955, vol. 280, p. 161 - 179
    作者:Baehr, G.、Schleitzer, G.
    DOI:——
    日期:——
  • Baehr, G.; Schleitzer, G.,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und Allgemeine Chemie
    作者:Baehr, G.、Schleitzer, G.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i: MVol.C2, 7.16, page 752 - 756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u: MVol.B4, 210, page 1913 - 1915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