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ethylhexahydropyridazine-1-carbothioamide | 682802-2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ethylhexahydropyridazine-1-carbothioamide
英文别名
N-methyldiazinane-1-carbothioamide
N-methylhexahydropyridazine-1-carbothioamide化学式
CAS
682802-28-4
化学式
C6H13N3S
mdl
——
分子量
159.255
InChiKey
GFVVLDBUVMQQM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4.2±23.0 °C(Predicted)
  • 密度:
    1.12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59.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methylhexahydropyridazine-1-carbothioam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新型六氢哒嗪-1-羧酰亚胺,-碳硫代酰胺和-碳硫代亚甲基酸酯的合成,结构研究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局部过量的一氧化氮(NO)与β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治疗自身免疫性IDDM的可能方法是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了一系列各种取代的六氢哒嗪-1-碳硫酰胺,-碳硫代咪酸酯和-羧亚胺,并作为剂量依赖性地评估了iNOS的潜在抑制剂。用产生胰岛素的RIN-5AH细胞以及作为细胞NO产生诱导物的IL1-1β和IFN-γ的组合进行标题化合物的筛选。结构活性分析表明,六氢哒嗪位置1处取代基的变化强烈影响对iNOS的抑制活性,并且对于RIN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在测试的化合物中,六氢哒嗪-1-甲硫酰胺显示出特别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有效的iNOS抑制作用,在1-碳硫酰胺基团的氮原子上进行取代非常重要。因此,分别引入脂族链(例如丙基或丁基)和环状部分(例如环己基,3-甲氧基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IC(50):0.5-2.1 mM),可提供与氨基胍具有相似抑制活性的化合物(IC(50):0
    DOI:
    10.1016/j.bmc.2003.12.007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硫氰酸甲酯六氢吡嗪盐酸盐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66%的产率得到N-methylhexahydropyridazine-1-carbothio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新型六氢哒嗪-1-羧酰亚胺,-碳硫代酰胺和-碳硫代亚甲基酸酯的合成,结构研究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局部过量的一氧化氮(NO)与β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治疗自身免疫性IDDM的可能方法是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了一系列各种取代的六氢哒嗪-1-碳硫酰胺,-碳硫代咪酸酯和-羧亚胺,并作为剂量依赖性地评估了iNOS的潜在抑制剂。用产生胰岛素的RIN-5AH细胞以及作为细胞NO产生诱导物的IL1-1β和IFN-γ的组合进行标题化合物的筛选。结构活性分析表明,六氢哒嗪位置1处取代基的变化强烈影响对iNOS的抑制活性,并且对于RIN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在测试的化合物中,六氢哒嗪-1-甲硫酰胺显示出特别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有效的iNOS抑制作用,在1-碳硫酰胺基团的氮原子上进行取代非常重要。因此,分别引入脂族链(例如丙基或丁基)和环状部分(例如环己基,3-甲氧基苯基和4-甲氧基苯基)(IC(50):0.5-2.1 mM),可提供与氨基胍具有相似抑制活性的化合物(IC(50):0
    DOI:
    10.1016/j.bmc.2003.12.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0.1691/ph.2014.4589
    作者:Schulz、Freitag、Schmidt、Witetschek、Polzin、Morgenstern
    DOI:10.1691/ph.2014.4589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