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 7646-6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英文别名
natrium;Na;sodium hydride
sodium化学式
CAS
7646-69-7
化学式
Na
mdl
——
分子量
22.9898
InChiKey
MPMYQQHEHYDOC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00 °C (dec.) (lit.)
  • 密度:
    1.2
  • 闪点:
    185°C
  • 溶解度:
    溶于熔融钠。不溶于氨水、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及一切有机溶剂。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OSHA: TWA 5 mg/m3NIOSH: IDLH 2500 mg/m3; TWA 5 mg/m3; STEL 10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1. 氢化钠是一种白色至淡灰色的细微结晶,通常以25%-50%的比例分散在油中。制成品则是氢化钠在矿物油中的50~80微晶分散体,粒度范围为5-50微米。在800°C时熔化并分解。它不溶于液氨、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融化的氢等有机溶剂;在室温下的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水解,并且遇水会剧烈反应。在400~430℃时,分解产生氢气。在加压下熔点为800℃以上。与水接触时分解并生成氢气而溶解,该反应激烈且放热,甚至可能引起火灾。因此,在空气中处理氢化钠是非常危险的;即使微量钠存在,也能在低温下引发燃烧。 2. 试剂的矿物油分散物是固体,可以在空气中安全取用。通过将分散物与戊烷混合搅拌,可以去除矿物油;氢化物会下沉,并可以用吸液管吸取表面的戊烷/矿物油。但在吸取前应先使用少量乙醇处理上层清液以防止氢化物被带走。干燥后的固体应保存在惰性气体中。 3. 氢化钠是强烈的刺激物,所有操作应在干燥环境中并在通风橱内进行。氢化钠在低于230°C的干燥空气中稳定,但达到此温度时会燃烧;而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分解,如果是纯粉末,在水解产生的热量下可能导致自燃。与金属钠相比,它更易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使氢气燃烧。 4. 氢化钠不稳定。 5. 避免与酸类、醇类、水、二氧化碳、强氧化剂、氧气和卤素接触。 6. 应避免受热或潮湿空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4.3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24/25,S43,S7/8
  • 危险类别码:
    R1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5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27
  • 危险类别:
    4.3
  • RTECS号:
    WB3910000
  • 包装等级:
    I
  • 危险标志:
    GHS02
  • 危险性描述:
    H26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31 + P232,P335 + P334,P370 + P378,P402 + P404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75%。 - 包装应密封。 - 与氧化剂、酸类、醇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使用防爆型照明和通风设施。 -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以收容泄漏物。

SDS

SDS:95c4a18d12aec6463e43ec0566a5a737
查看
氢化钠(60%,分散于液状石蜡)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Sodium Hydride (60%, dispersion in Paraffin Liquid)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第1级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由于其与水的剧烈反应和可能引起的火灾,远离任何与水接触的可能。
惰性气体环境下处理。防潮。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一旦发生火灾,切勿使用水灭火。
[储存] 存放于干燥处。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氢化钠(60%,分散于液状石蜡)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混和物
化学名(中文名): 氢化钠(60%,分散于液状石蜡)
百分比: ....
CAS编码: 7646-69-7
分子式: NaH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干砂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切勿与水接触。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
爆设备。如果不能完全移除泄漏物,仍有可能着火,须足够小心。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远离接触水的可能。因为有发生剧烈反应和火灾的危险。
使用十分干燥的设备。
惰性气体环境下处理。
切勿丢弃使用过的设备或旧布。该产品若丢弃在可燃物如纸、旧布等上可能着火。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氢化钠(60%,分散于液状石蜡)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固体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蓝灰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与水接触可能燃烧或产生可燃性气体。
避免接触的条件: 湿气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酸, 水, 醇, 二氧化碳
危险的分解产物: 氢气, 氢氧化钠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WB391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氢化钠(60%,分散于液状石蜡)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和专家。预防燃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
UN编号: 1427
正式运输名称: 氢化钠
包装等级: 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氢化钠(简称钠氢)属于离子晶体,类盐化合物,其中氢为负一价离子。加热时不稳定,不待熔化即分解。氢化钠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andy编辑整理。

性质

纯品氢化钠为银色针状晶体,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一般为细微结晶性灰色粉末,以25%~50%的比例分散在油中。相对密度0.92。氢化钠结晶是岩盐型结构(晶格常数a=0.488nm),与氢化锂一样,在离子结晶中氢是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生成热为69.5kJ·mol-1,于800℃高温下分解为金属钠和氢气。氢化钠能与水、低级醇类反应产生剧烈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在湿空气中能自动着火。溶于熔融的氢氧化钠,不溶于液氨、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在中等温度时氢化钠与液氨作用而成氨基钠。

制备

高温下氢气直接和金属钠反应可制取氢化钠,但在工业上是用矿物油(如煤油)添加分散剂(如蒽),将金属钠悬浮于其中,然后与高压氢气反应制成氢化钠。生成物用己烷洗涤,在氮气流中干燥后密封在惰性气体中贮存,或直接处理于石蜡油中。

淬灭方法

氢化钠通常为60%(油中保存),需要除油时可用正己烷洗涤,然后倾倒出正己烷。一般情况下不需清洗太多次处理,除非油影响反应,如体系太粘稠、有油且产生气泡,则容易冲料。少量处理可直接用水淬灭;大量处理时,缓慢滴加水,并将其悬浮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搅拌下慢慢加入乙醇或异丙醇至不再放出氢气、澄清为止。

相关化学反应

氢化钠是强还原剂,在400℃时能将四氯化钛还原为金属钛:TiCl₄ + 4NaH → Ti + 4NaCl + 2H₂。常压下加热至425℃分解并产生氢气,与水剧烈反应甚至起火,并生成氢氧化钠而放出氢气。与液氨反应生成胺盐(氨基钠)并放出氢气:NaH + NH₃ → NaNH₂ + H₂。高温下氢化钠也与卤素、硫蒸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反应,还原性很强,可从金属氧化物、氯化物中将金属游离出来。

TiCl₄ + 4NaH → Ti + NaCl + 2H₂

氢化钠与三氟化硼反应生成二硼烷:2BF₃ + 6NaH → B₂H₆ + 6NaF。在干燥的空气中于230℃以下稳定,超过这一温度就会燃烧变成氧化钠。若有痕量钠存在,即使低温下也易起火。遇火时不可用水和有机灭火剂灭火。

用途

氢化钠(钠氢)主要用作金属氯化物的还原剂、有机合成的还原剂、加氢剂、缩合剂,作为还原剂使用时,常悬浮于油中。若碰到皮肤上最好用大量水冲洗。

应用

氢化钠(钠氢)可用于缩合和烷基化反应,并可被用作聚合催化剂制造药物合成及香料工业,制造硼氢化物、金属表面除锈剂、还原剂、缩合剂、干燥剂以及克莱逊氏反应试剂。用作缩合剂、烷化剂及还原剂等。在制药、香料、染料中作为重要的还原剂,还可用于干燥剂和烷基化剂。

类别

遇水燃烧物品

爆炸物危险特性

遇水、湿空气放出氢气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水、湿空气放出氢气可燃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卤素、强酸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干石粉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在 alkaline earth chloride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Jellinek; Czerwinski, Zeitschrift fur Physikalische Chemie, 1924, vol. 110, p. 192 - 19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calcium 在 NaCl 作用下, 生成 sodium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a: MVol.A2, 7, page 468 - 476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sodium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ethyl 4'-(4,4,4-trifluoro-1,3-dihydroxy-3-(trifluoromethyl)butyl)-[1,1-biphenyl]-4-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10.1016/j.phrs.2024.107291
    摘要:
    DOI:
    10.1016/j.phrs.2024.1072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rmodynamics of the Sodium–Iron–Phosphate–Water System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Gibbs Energy of Formation of Sodium Iron(III) Hydroxy Phosphate, Na3Fe(PO4)2·(Na4/3H2/3O), from Solubility Measurements in Equilibrium with Hematite at 498–598 K
    作者:Sean Quinlan、Dmitri Chvedov、Liliana N. Trevani、Peter R. Tremaine
    DOI:10.1007/s10953-015-0330-4
    日期:2015.5
    Sodium iron hydroxy phosphate, Na3FeIII(PO4)2·(Na4/3H2/3O), “SIHP”, is an important iron(III) corrosion product in high-pressure steam generators operating under phosphate pH control. Experimental solubilities of sodium iron hydroxy phosphate, in equilibrium with a large excess of hematite,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stirred Hastelloy and Zircalloy pressure vessels at temperatures from 498 to 598 K. Equilibrium constant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he solubility reaction: 3Fe2O3(s) + 26Na+(aq) + 12 $$ \textHPO}}_4}^2 - }} (\textaq}})$$  + 2OH−(aq) ⇌ 6Na3Fe(PO4)2·(Na4/3H2/3O)(s) + 5H2O. The experimental apparent Gibbs energy of formation of Na3Fe(PO4)2·(Na4/3H2/3O)(s) at 523 K, ∆a G 523 ° (SIHP, s) = –3641.21 ± 5.86 kJ·mol−1, has been 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molar heat capacities and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at 298.15 K to calculate the Gibbs energy of formation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f G 298 ° (SIHP, s) = −3544.77 ± 5.77 kJ·mol−1. A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the solubility of SIHP over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range is reported.
    羟基磷酸钠铁Na3FeIII(PO4)2·(Na4/3H2/3O),“SIHP”,是高压蒸汽发生器在磷酸盐pH控制下的一种重要的三价铁腐蚀产物。在498至598 K的温度下,通过在搅拌的哈氏合金和锆合金压力容器中与过量赤铁矿平衡,测定了羟基磷酸钠铁的实验溶解度。确定了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3Fe2O3(s) + 26Na+(aq) + 12$$\textHPO}}_4}^2 - }} (\textaq}})$$ + 2OH−(aq) ⇌ 6Na3Fe(PO4)2·(Na4/3H2/3O)(s) + 5H2O。将523 K时Na3Fe(PO4)2·(Na4/3H2/3O)(s)的实验表观吉布斯自由能生成值,∆a G 523 ° (SIHP, s) = –3641.21 ± 5.86 kJ·mol−1,与先前报道的摩尔热容和298.15 K时的生成焓相结合,计算了标准条件下的吉布斯自由能生成值:∆f G 298 ° (SIHP, s) = −3544.77 ± 5.77 kJ·mol−1。报道了SIHP溶解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模型。
  • Fragmentation of Na3+ clusters following He imp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ragmentation mechanisms
    作者:D. Babikov、E. Gislason、M. Sizun、F. Aguillon、V. Sidis
    DOI:10.1063/1.481561
    日期:2000.6
    post-collisional fragmentation of the excited cluster. Four simple fragmentation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 process. Contributions of these mechanisms to different fragmentation pathways are determined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initial internal energy of the cluster is studied. Fragmentation intensity maps are calculated and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is obtained
    使用较早开发的理论程序研究了快速 He 原子激发后 Na3+ 簇离子碎裂的过程。与 He 的碰撞使 Na3+ 处于三种电子状态中的任何一种,并且这些电子状态中的每一种都可以分裂成三个产物通道(Na2++Na、Na2+Na+ 和 Na+Na+Na+)。注意力集中在了解 Na3+-He 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激发簇的碰撞后碎裂。提出了四种简单的碎片机制来描述该过程的主要特征。确定了这些机制对不同碎片途径的贡献,并研究了它们对簇初始内部能量的依赖性。计算了破碎强度图,并获得了与实验良好的一致性。
  • Organic Syntheses on an Icosahedral Borane Surface:  Closomer Structures with Twelvefold Functionality
    作者:Tiejun Li、Satish S. Jalisatgi、Michael J. Bayer、Andreas Maderna、Saeed I. Khan、M. Frederick Hawthorne
    DOI:10.1021/ja055226m
    日期:2005.12.1
    corresponding dianionic dodeca-ester closomers. The method using 1,1'-carbonyldiimidazole-activated carboxylic acids may be employed as a general synthetic strategy. The use of elevated reaction temperatures, achievable under pressure, to expedite syntheses is described. An attractive methodology using immobilized scavenger reagents for the expeditious purification of the closomer esters was employed. The developed
    使用几种合成方法描述了一系列二十面体 [Closo-B12(OH)12]2-硼簇(封闭体酯)的新型酯连接衍生物的合成。双(四丁基铵)-近十二羟基-十二硼酸盐 [NBu4]2 1 与羧酸氯化物和酸酐、乙烯基酯与 Y5(OiPr)13O 催化剂和 1,1'-羰基二咪唑活化的羧酸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双阴离子十二酯封闭体。使用 1,1'-羰基二咪唑活化的羧酸的方法可用作一般合成策略。描述了使用可在压力下实现的升高的反应温度来加速合成。使用固定化清除剂试剂快速纯化接近聚合物酯的有吸引力的方法被采用。所开发的方法与各种外围官能团兼容,这些外围官能团连接到与二十面体硼烷表面结合的紧密堆积的羧酸酯连接的径向臂的末端。制备了具有十二个末端氨基的接近聚合物酯,并且无需分离,以良好的收率完全乙酰化。
  • Tetra-arylborate lipophilic anions as targeting groups
    作者:Kishore K. Gaddale Devanna、Justyna M. Gawel、Tracy A. Prime、Filip Cvetko、Cristiane Benincá、Stuart T. Caldwell、Alexander Negoda、Andrew Harrison、Andrew M. James、Evgeny V. Pavlov、Michael P. Murphy、Richard C. Hartley
    DOI:10.1039/d0cc07924c
    日期:——

    TPB lipophilic anions deliver cargoes to lysosomes and are excluded from mitochondria.

    TPB疏水性阴离子将货物运送到溶酶体,并被排除在线粒体之外。
  • Azide ion recognition in water–CHCl3 using a chelating phosphonium borane as a receptor
    作者:Youngmin Kim、Todd W. Hudnall、Ghenwa Bouhadir、Didier Bourissou、François P. Gabbaï
    DOI:10.1039/b905232a
    日期:——
    In H2O–CHCl3, the phosphonium borane [ortho-(Mes2B)C6H4(PMePh2)]+ selectively complexes azide anions to afford ortho-(Mes2(N3)B)C6H4(PMePh2) in which the boron-bound azide anion is stabilized by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adjacent phosphorus atom.
    在水-氯仿溶液中,磷鎓硼烷[邻-(Mes₂B)C₆H₄(PMePh₂)]⁺能选择性地络合叠氮离子,生成邻-(Mes₂(N₃)B)C₆H₄(PMePh₂),其中硼键合的叠氮离子通过与相邻磷原子的相互作用得以稳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