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是地壳中第三大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主要的提炼原料——铝土矿几乎都富集在一类名为铝土矿的矿石中,这种矿石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成分。90%的铝土矿用于提炼铝,少量则被用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的发现可追溯至1821年,而中国最早开采铝土矿则是在1911年。
主要成分铝土矿学名也称为铝矾土,其组成成分复杂多样,是多种地质来源极不相同的含水氧化铝矿石的总称。例如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Al2O3·3H2O);有的还包含水铝石和高岭石(2SiO2·Al2O3·2H2O),或者以高岭石为主,其含量随着粘土矿物的增多而变化。通常,铝土矿是化学风化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含有少量杂质矿物如铁、钛及碎屑重矿物。
自然分布铝土矿主要产于沉积岩中,根据成因类型分为古风化壳型和红土型两大类。这些矿石是在亿万年前特定的沉积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和再沉积形成的。全球主要铝土矿产地包括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越南及印度尼西亚,其中四国(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与牙买加)探明储量占全球总量约65%。
在中国,尽管铝土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并非资源大国。中国的铝土矿储量为9.8亿吨,在全球排名较低,仅低于上述四个国家,并在亚洲也低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中国的主要铝土矿产地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贵州、四川、广西及辽宁等地。
分类与形成原因通常将铝土岩或铝土矿划分为风化残余型和沉积型两大类。风化残余型的铝土矿主要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由铝硅酸盐岩石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由于常伴有褐铁矿而呈红色,称为红土型铝土矿;碳酸盐岩长期化学风化后也可能形成类似的红土型铝土矿。
用途有毒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