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的二氢-1H-吡咯嗪-3,5(2H,6H)-二酮,并评估了其逆转小鼠电惊厥(ECS)引起的健忘的能力。探索的构效关系是环尺寸的影响,环系统中杂原子(硫)的存在以及烷基取代基的引入。双环系统的最佳环大小为5.5,二氢-1H-吡咯嗪-3,5(2H,6H)-二酮(3),尽管相应的5.6 [hexahydro-3,5-indolizinedione(7 )]和6.6 [四氢-2H-喹啉-4,6(3H,7H)-二酮(9)]类似物。用硫[二氢吡咯并[2,1-b]噻唑-3,5(2H,6H)-二酮(10)]取代化合物3中的C-1碳原子消除了活性,除了在7a位[二氢-7a-甲基-1H-吡咯烷嗪-3,5(2H,6H)-二酮(4)]进行取代外,甲基的引入导致生物学特性较差。在几种情况下,进行母体双环化合物的水解以提供相应的内酰胺酸,将其进一步衍生化。几种化合物表现出有趣的活性,特别是5-氧代-2-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