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obium(5+) | 7440-0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obium(5+)
英文别名
——
Niobium(5+)化学式
CAS
7440-03-1
化学式
Nb+5
mdl
——
分子量
92.90637
InChiKey
QUWPZPLTANKXA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68 °C (lit.)
  • 沸点:
    4742 °C (lit.)
  • 密度:
    8.57 g/mL at 25 °C (lit.)
  • 溶解度:
    不溶于酸溶液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5 ppm(2.5 mg/m3); Ceiling 2 ppm (Skin)OSHA: TWA 3 ppmNIOSH: IDLH 30 ppm(250 mg/m3); TWA 3 ppm(2.5 mg/m3); Ceiling 6 ppm(5 mg/m3)
  • 物理描述:
    Soli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F,Xi,C
  • 安全说明:
    S17,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17,R20/21/22,R40,R36/37/38,R34
  • WGK Germany: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83 4.2/PG 1
  • RTECS号:
    QT9900000
  • 海关编码:
    8112994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SDS

SDS:3a10efef167a0b10015fa07264e8bdbf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属元素简介

是一种原子序数为41的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VB组。的化合价包括2、3、4和5价,并且没有稳定的同位素。自然界中共有49种的同位素,范围从Nb-81到Nb-113。除-93稳定并构成了地壳中所有元素的自然存在外,其他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人工制造体。是一种柔软的灰属,与刚切割的钢相似。它通常与其他相关属一起存在于矿物中。在室温下,不会变色或氧化,但在高温(高于200°C)下容易被氧气和卤素(第17组元素)氧化。当和其他合结合时,在9.25开尔文温度下显示出超导性。

发现历史

是由哈勃切特在1801年首次发现的,当时他在研究康涅狄格州约翰·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 the Younger)送交英国的矿石时发现了这种元素。1864年,布隆斯特兰德通过氢气氛围中加热化物的方法首次制备了。经过100年的争论后,在195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采用了这一名称,并被大多数化学学会和政府组织使用。然而,一些冶学家和商业生产商仍称之为“”。

来源

是地壳中第33个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被认为是稀有元素。它不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几种矿物中,如矿(或铝矿)、矿-矿、烧绿石和苏木等。大量存在于加拿大、巴西、刚果沙萨、卢旺达及澳大利亚等地的烧绿石成分中。从中分离出属,并可采用多种方法制备。

应用

在黑色属和有色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合添加剂或与其他属结合时,能提升合的机械强度、电导率和延展性,并增强其耐腐蚀性能。及其几种合表现出超导性特性。可用于制造高强度低合碳钢和微合钢,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桥梁、建筑物、混凝土棒及汽车;还添加到基和基高温合中,是的组成部分。此外,在电子推进装置、电极催化以及真空管和高压蒸气灯等方面也有应用。

制备

从矿物提炼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方法取决于矿石性质及最终用途需求。常见的步骤包括预浓缩、破碎或打开矿石、纯化化合物、还原为属并精炼等。在从矿中提取时,最关键的步骤是从中分离出来,因为两者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烧绿石中的可以通过热还原法生产,其中铝粉用作还原剂。该过程是将烧绿石置于耐火材料衬里的钢或电炉反应器中进行。从矿石中提取的另一重要步骤是将其从及杂质属中分离出来,这可通过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分级结晶等多种方法实现。

毒性

在常温下不具反应活性,但其物理形态(如粉尘、粉末和蒸汽)吸入或摄入均具有致癌风险。

制备工艺

由于传统制备的流程长、能耗高且对环境有害,使得其成本高昂且供应量有限。因此,近年来研究热点集中在开发短流程、低成本且环保的生产工艺,其中熔盐电脱氧法(FFC)备受关注。

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
  • 生产不锈钢
  • 制造超导磁
  • 特种不锈钢
  • 高温合
  • 超导合
  • 超级硬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