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bidium nitrate | 13126-1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bidium nitrate
英文别名
RbNO3;rubidium(1+);nitrate
rubidium nitrate化学式
CAS
13126-12-0
化学式
NO3Rb
mdl
——
分子量
147.473
InChiKey
RTHYXYOJKHGZJ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10 °C
  • 密度:
    3.11 g/mL at 25 °C (lit.)
  • 溶解度:
    极易溶于H2O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是稳定的。应避免与还原剂、易氧化材料和有机材料接触。此外,它还容易溶解于水。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4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ADMET

代谢
摄入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人类氮循环的正常部分。在适当条件下,硝酸盐可以在胃肠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显著增加硝酸盐的毒性。硝酸盐的主要代谢途径是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转化为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Intake of some amount of nitrates and nitrites is a normal part of the nitrogen cycle in humans. In vivo conversion of nitrates to nitrites can occur in the gastrointestional tract under the right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nitrates' toxic potency. The major metabolic pathway for nitrate is conversion to nitrite, and then to ammonia. Nitrites, nitrat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are excreted in the urine.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硝酸盐的毒性是由于它进入体内后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导致氧合血红蛋白自动催化氧化成过氧化氢和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被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特点是组织缺氧,因为高铁血红蛋白不能结合氧气。
Nitrate's toxicity is a result of it's conversion to nitrite once in the body. Nitrite causes the au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oxyhemoglobin to hydrogen peroxide and methemoglobin. This elevation of methemoglobin levels is a condition known as methemoglobinemia,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issue hypoxia, as methemoglobin cannot bind oxygen. (A2450, L1613)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摄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导致内源性亚硝化的条件下,对人类可能是致癌的(2A组)。
Ingested nitrate or nitrite under conditions that result in endogenous nitrosation is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Group 2A). (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可能会导致怀孕并发症和发育影响。它们也可能具有致癌性。
Nitrate and nitrite poisoning causes methemoglobinemia. Nitrites may cause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effects. They may also be carcinogenic.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1137);吸入(L1137)
Oral (L1137) ; inhalation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症状包括发绀、心脏心律不齐和循环衰竭,以及逐渐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从轻微的眩晕和嗜睡到昏迷和抽搐不等。
Nitrate and nitrite poisoning causes methemoglobinemia. Symptoms include cyanosis, cardiac dysrhythmias and circulatory failure, and progress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effects. CNS effects can range from mild dizziness and lethargy to coma and convulsions.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Xi
  • 安全说明:
    S17,S26,S3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8,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834298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7 5.1/PG 2
  • RTECS号:
    QV090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5.1

SDS

SDS:a18a6e440c75bfe4563de6c1fb08581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硝酸铷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氧化性固体 (类别 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72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切勿受热。
P220 保持/贮存远离衣物/可燃材料。
P221 采取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与可燃 物混合。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砂、干粉或耐醇性的泡沫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NO3Rb
分子式
: 147.4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Rubidium nitrat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3126-12-0 <= 100 %
No.) 236-060-1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氮氧化物, 氧化铷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远离热源和火源。一般性的防火保
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3.11 g/mL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还原剂, 强酸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大鼠 - 4,625 mg/kg
备注: 外周神经和感觉:痉挛性瘫痪伴随或不伴随感觉神经变化。 行为的:嗜睡(全面活力抑制)。
行为的:抽搐或对癫痫阈值的影响。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2A - Group 2A: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Rubidium nitrate)
2A - 第2A组:或许对人类致癌 (Rubidium nitrat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QV09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477 国际海运危规: 1477 国际空运危规: 147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国际海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国际空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5.1 国际海运危规: 5.1 国际空运危规: 5.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硝酸铷为无色立方菱形或三斜系晶体,易吸湿,熔点310℃,相对密度3.11。161.4℃时由菱形、三斜系晶体转变为立方系晶体。它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硝酸,微溶于丙酮。

外观

硝酸铷为无色立方菱形或三斜系晶体。

外观图片

制备

硝酸铷可通过氢氧化铷或碳酸铷与硝酸反应制得。

用途 化学性质及形态
  • 硝酸铷的化学式为RbNO₃,分子量147.47。
  • 容易吸湿,熔点310℃,相对密度3.11。在161.4℃时由菱形、三斜系晶体转变为立方系晶体。
  • 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硝酸,微溶于丙酮。
  • 能与硝酸形成加合物,如RbNO₃·HNO₃(熔点62℃)和RbNO₃·2HNO₃(熔点45℃)等。
制法

由碳酸铷溶于硝酸,加热驱出二氧化碳,再经浓缩、结晶而得。

用途
  • 用作微量分析的化学试剂。
  • 制荧光剂。
  • 硝酸铷受强热后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亚硝酸铷。
  • 硝酸(比重1.5)用硝酸铷饱和后,在冰盐混合物中冷却,则有硝酸与硝酸铷的复合物形成。
  • 硝酸铷与过量的高氯酸蒸发时,即有高氯酸铷结晶形成。

本信息由Chemicalbook的侍艳编辑整理(2016-01-13)。

水中溶解度(g/100ml)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 19.5g/0℃
  • 33g/10℃
  • 52.9g/20℃
  • 81.2g/30℃
  • 117g/40℃
  • 200g/60℃
  • 310g/80℃
  • 374g/90℃
  • 452g/100℃
应用领域

硝酸铷主要用于磁流体发电和制取其它铷盐原料,同时还应用于催化剂、特种陶瓷、导弹推进器上及含铷单晶的原材料等领域。此外还用于制取金属铷和各种铷盐的原料、分析试剂、氧化剂,在环境控制分析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以及催化剂生产微型高能电池和晶体闪烁计数器等方面。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bidium nitrate铁粉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rubidium
    参考文献:
    名称:
    Hackspill, L.; Pinck, H.,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26, vol. 183, p. 388 - 38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rubidium carbonate硝酸硝酸 为溶剂, 生成 rubidium nit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uschin, N. A.; Radoicic, M.,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Chemie, 1937, vol. 233, p. 42 - 4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四甲基甲烷二胺3-氨基苯甲酰胺rubidium nit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0%的产率得到3,3'-methylenebis(azanediyl)bis[N-(dimethylamino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双(N,N-二甲基氨基)甲烷,硫化氢及其钠盐催化氨基苯甲酰胺的硫代甲基化反应
    摘要:
    用双(N,N-二甲基氨基)甲烷(甲醛)和H 2 S(Na 2 S·9H 2 O,NaHS)催化区域异构氨基苯甲酰胺的硫代甲基化的有效方法,从而得到无环含S的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或N,S -杂环已经被开发。
    DOI:
    10.1007/s11172-021-307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CsTi2NbO7 type layer oxides :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作者:H. Rebbah、M. Hervieu、B. Raveau
    DOI:10.1016/0025-5408(81)90075-1
    日期:1981.2
    The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of the titanoniobate CsTi2NbO7 were investigated by action of an acid solution - H3OTi2NbO7.H2O was thus synthesized leading to H3OTi2NbO7 and HTi2NbO7 oxides by dehydratation. The ion exchange ability of H3OTi2NbO7.H2O allowed to prepare new hydrated compounds : A1−x(H3O)xTi2NbO7, yH2O (A = K, Rb, Tl, Ag), NH4Ti2NbO7·12H2O and A1−x(H2O)1−xH3OxTi2NbO7, yH2O (A = Li, Na)
    通过酸溶液的作用研究了铌酸钛 CsTi2NbO7 的离子交换特性 - H3OTi2NbO7。因此合成 H2O,通过脱水产生 H3OTi2NbO7 和 HTi2NbO7 氧化物。H3OTi2NbO7.H2O 的离子交换能力允许制备新的水合化合物:A1−x(H3O)xTi2NbO7, yH2O (A = K, Rb, Tl, Ag), NH4Ti2NbO7·12H2O 和 A1−x(H2O)1−xNbOx, Ti2NbOx, yH2O (A = Li, Na)。观察到交换的可逆性;通过与 ATiMO5 结构系列的比较,研究和讨论了这些与 CsTi2NbO7 同构的交换化合物的热演化和晶体学特性。
  • Unexpected Behavior of Np in Oxo-selenate/Oxo-selenite Systems
    作者:Eike M. Langer、Olaf Walter、Jean-Yves Colle、Dirk Bosbach、Evgeny V. Alekseev
    DOI:10.1021/acs.inorgchem.7b02961
    日期:2018.2.5
    and hydroselenit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corresponding modes within the spectra. The addition of selenic acid to a NpV stock solution resulted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elongated rose prisms of K2[(NpO2)2(SeO4)3(H2O)2]·(H2O)1.5 (2), Rb2[(NpO2)2(SeO4)3(H2O)2]·(H2O)2 (3) and K9[(NpO2)9(SeO4)13.5(H2O)6]·(H2O)12 (4) as well as light red plates of Cs2[(NpO2)2(SeO4)3] (5).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已经进行了复杂氧-硒系统中of(Np)化学的研究。因此,进行了两组沉淀实验,研究了在碱金属硝酸盐溶液中使用Se IV O 2和H 2 Se VI O 4和Np V对硒的初始氧化态的影响。观察到令人惊讶的结果。通过从水溶液中缓慢蒸发获得了五种新型的含bearing和硒的化合物。新颖的Np个IV相ķ 4- X [Np个(SEO 3)4- X(HSeO 3)X]·(H 2 O)1.5(1)结晶为绿色的板状晶体,并通过将SeO 2和ANO 3添加到Np V储备溶液中获得。单晶X射线衍射揭示了正方形反棱柱NPO组成一维链结构8经由四个三棱联的SeO多面体3个HSeO 3单位。拉曼光谱分析支持亚硒酸盐和水硒沸石的存在,因为光谱中存在相应的模式。在Np V储备溶液中添加硒酸会导致K 2的细长玫瑰棱柱沉淀[(NpO 2)2(SeO 4)3(H 2 O)2 ]·(H 2 O)1.5(2),Rb 2 [(NpO
  • Tetrahedral and Cuboidal Clusters in Complexes of Uranyl and Alkali or Alkaline-Earth Metal Ions with <i>rac</i>- and (1<i>R</i>,2<i>R</i>)-<i>trans</i>-1,2-Cyclohexanedicarboxylate
    作者:Pierre Thuéry、Jack Harrowfield
    DOI:10.1021/acs.cgd.7b00448
    日期:2017.5.3
    [(UO2)4Rb4(R-chdc)6(H2O)1.5]·0.5H2O (5) form a regular progression, the incomplete heptanuclear cuboids found in 3 being linked by additional external RbI cations in 4, and complete octanuclear cuboidal clusters being present in 5. The clusters closer to the ideal cubic symmetry are found in the cesium(I)-containing compounds [(UO2)4Cs4(chdc)6(H2O)3H2O (6) and [(UO2)4Cs4(R-chdc)6(H2O)4]·3H2O (7). In contrast
    在其他阳离子(主要是碱金属或碱金属阳离子)存在下,将硝酸铀酰用外消旋或对映纯(1 R,2 R)形式的反式-1,2-环己烷二甲酸(分别为H 2 chdc和R -H 2 chdc)处理。土金属阳离子,在溶剂水热条件下产生一系列的一个均一和七个杂金属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均包含先前在钠(I)-中发现的拟四面体[(UO 2)4((R-)chdc)6 ] 4–簇。 ,含银(I)和铅(II)的衍生物。这些簇首次作为[NH]中的分离物种获得4 ] 4 [(UO 2)4(chdc)6 ](1),其中铵阳离子通过靠近四面体的表面的氢键保持。在这两种化合物中[[UO 2)4 K 4(R -chdc)6(H 2 O)6 ](2)和[(UO 2)4 Ba 2(R -chdc)6(H 2 O)8 ](8),通过桥接钾(I)或钡(II)阳离子将铀酰四面体组装成三维框架,这些阳离子与来自不同簇的羧酸酯基团结合。发现铀酰四面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o/Ag/Rb heterotrimetallic cluster with double-cage architecture
    作者:Ping Lin、William Clegg、Ross W. Harrington、Richard A. Henderson
    DOI:10.1039/b503447g
    日期:——
    The first Mo/Ag/Rb heterotrimetallic cluster has been synthesised by a self-assembly reaction involving [Mo2O2S2edt2]2−, Ag+, Rb+, S2− and dibenzo-18-crown-6 (DB18C6);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Mo6Ag6O6S7edt6}2Rb(DB18C6)}]3− units linked by Rb–C contacts.
    第一个Mo/Ag/Rb异三金属簇通过自组装反应合成,该反应涉及[Mo2O2S2edt2]2−、Ag+、Rb+、S2−和二苯并-18-冠-6 (DB18C6);其结构由两个[Mo6Ag6O6S7edt6}2Rb(DB18C6)}]3−单元通过Rb–C接触连接而成。
  •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thermal behaviors, and sensitivities of new initiator compositions: rubidium salts of trinitrophenol and trinitroresorcinol
    作者:Zhi-Min Li、Tong-Lai Zhang、Hui-Sheng Huang、Jian-Guo Zhang、Li Yang、Zun-Ning Zhou、Kai-Bei Yu
    DOI:10.1080/00958972.2014.932353
    日期:2014.6.3
    multidentate ligands bridged different Rb(I) centers. Coordination bonds,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and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ssemble the ions into 3-D polymeric network structures.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s of the compounds were studied by apply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under various linear heating rates. Sensitivities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these compounds are sensitive
    三种新的三硝基苯酚和三硝基间苯二酚的聚合 Rb(I) 盐、三硝基苯酚铷 ([RbTNP]n)、三硝基间苯二酚的双取代铷盐 ([Rb2TNR·H2O]n) 和三硝基间苯二酚的单取代铷盐 ([RbHTNR] n) 合成并通过 X 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中心的 Rb(I) 阳离子通过来自硝基、酚羟基和配位水的氧进行 10 或 11 配位,多齿配体桥接不同的 Rb(I) 中心。配位键、静电相互作用和分子间氢键将离子组装成 3-D 聚合物网络结构。通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在不同的线性加热速率下研究了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敏感性测量表明,这些化合物对火焰敏感,对冲击和摩擦刺激不敏感。所有特性都表明这些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环保的引发剂组合物,尤其是 [RbTNP]n。图形摘要 本文获得并表征了三硝基苯酚和三硝基间苯二酚的三种铷盐。热行为和敏感性研究证实它们是有前途的耐热火焰敏感环保引发剂组合物。图形摘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