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enzisoxazole-3-carbonitrile | 52046-8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enzisoxazole-3-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Cyanobenzo[d]isoxazole;1,2-benzoxazole-3-carbonitrile
1,2-benzisoxazole-3-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52046-82-9
化学式
C8H4N2O
mdl
——
分子量
144.133
InChiKey
RTNXMENQUPITM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9.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benzisoxazole-3-carbonitril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生成 1,2-benzisoxazole-3-tet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环含量对金属结合等排配位的影响
    摘要:
    生物等排体替代是现代药物化学中的核心概念,并已被证明是解决治疗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限制的宝贵策略。生物等排体替代的成功通常取决于被修改的支架(即,“上下文依赖”)。最近证明了将生物等排体置换应用于吡啶甲酸片段作为扩展金属结合药效团 (MBP) 库以调节其物理化学性质,同时保持其金属结合和金属酶抑制活性的一种手段。在这里,探索了具有不同含氮杂芳烃的金属结合等排体 (MBI)。这导致了许多新的 MBI,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金属结合特性被评估。据观察,MBI 的配位行为取决于每个杂芳烃内杂原子的特性和排列。为了进一步了解观察到的配位化学趋势,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理论表明,配位几何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芳烃支架的电子特性。这些结果为开发新型 MBI 支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可以拓宽用于金属酶抑制剂开发的支架范围。
    DOI:
    10.1039/d0sc02717k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2Z)-2-(1,2-benzoxazol-3-yl)-2-hydroxyiminoacetate 在 盐酸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1,2-benzisoxazole-3-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Giannella, Mario; Gualtieri, Fulvio; Fedeli, Walter,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83, vol. 20, p. 385 - 39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SIMURA, ATSUKI;SIMIDZU, ATEHNAO;UNO, DZYUN;XIROOKA, TEHTSUO;MASUDA, JOS+
    作者:NISIMURA, ATSUKI、SIMIDZU, ATEHNAO、UNO, DZYUN、XIROOKA, TEHTSUO、MASUDA, JOS+
    DOI:——
    日期:——
  • GIANNELLA, M.;GUALTIERI, F.;FEDELI, W.;CERRINI, S.;GAVUZZO, E., J. HETEROCYCL. CHEM., 1983, 20, N 2, 385-391
    作者:GIANNELLA, M.、GUALTIERI, F.、FEDELI, W.、CERRINI, S.、GAVUZZO,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并异恶唑Hsp90抑制剂 苯并[d]异噁唑-7-醇 苯并[d]异噁唑-5-胺 苯并[d]异噁唑-5-磺酰氯 苯并[D]异恶唑-3-甲酸 苯[D]异恶唑-3-醇 羟基伊洛哌酮 甲基6-氨基-1,2-苯并恶唑-3-羧酸酯 甲基4-氨基-1,2-苯并恶唑-3-羧酸酯 环己酮,2,3-二甲基-6-(1-甲基乙基)-,[2R-(2α,3ba,6ba)]-(9CI) 帕潘立酮杂质1 奈氟齐特 四氢-4-[[[4-[[[4-[[(3R)-四氢-3-呋喃基]氧基]-1,2-苯并恶唑-3-基]氧基]甲基]-1-哌啶基]甲基]-2H-吡喃-4-醇 唑尼酰胺-d4 唑尼沙胺钠 唑尼沙胺13C2-15N 唑尼沙胺 呋喃并[3,4:3,4]环丁二烯并[1,2:3,4]环丁二烯并[1,2-d]异噻唑(9CI) 呋喃并[3,4-f][1,2]苯并恶唑 呋喃并[3,4-e][1,2]苯并恶唑 呋喃并[3,2-g][1,2]苯并恶唑 呋喃并[3,2-f]-1,2-苯并异恶唑 呋喃并[2,3-f][1,2]苯并恶唑 呋喃并[2,3-e][1,2]苯并恶唑 叔-丁基(6-溴苯并[D]异噻唑-3-基)氨基甲酯 化合物 T29498 佐尼氯唑 伊潘立酮(R)-羟基杂质 alpha-甲基-3-苯基-1,2-苯并异恶唑-7-乙酸 [1,2]恶唑并[5,4-f][1,2]苯并恶唑 [1,2]恶唑并[5,4-e][2,1,3]苯并恶二唑 [1,1'-联苯基]-3-醇,2'-(5-乙基-3,4-二苯基-1H-吡唑-1-基)- [(3-氨基-1,2-苯并异恶唑-5-基)甲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N,N-二甲基唑尼沙胺杂质 N-甲氧基-N-甲基苯并[d]异恶唑-3-甲酰胺 N-甲基唑尼沙胺 N-乙基苯异恶唑酮四氟硼酸盐 N-[(1,2-苯并恶唑-3-基甲基)磺酰基]乙酰胺 N-(苯并[D]异恶唑-3-基氧基-二甲基氨基-磷酰)-N-甲基-甲胺 N-(6-己酸)唑尼沙胺 7-硝基-1,2-苯并恶唑 7-甲氧基-3-甲基-1,2-苯并恶唑 7-甲基苯并[d]异恶唑-3-醇 7-溴苯并[d]异噁唑 7-溴苯并[D]异恶唑-3(2H)-酮 7-溴-3-氯苯并[D]异恶唑 7-溴-3-(2-氟苯基)苯并[d]异恶唑-6-醇 7-溴-1,2-苯并恶唑-3-胺 7-氯-苯并[d]异恶唑 7-氨基-3-甲基苯并[d]异噁唑-6-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