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O-chromyl chloride | 238097-6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O-chrom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18)O-chromyl chloride
(18)-O-chrom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238097-64-8
化学式
Cl2CrO2
mdl
——
分子量
158.902
InChiKey
AHXGRMIPHCAXFP-VGYFORNW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4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4.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丙二烯(18)-O-chromyl chloride 以 solid matrix 为溶剂, 生成 (18)-O-CrOCl2(cycloprop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氧从氯化铬转移到炔烃和丙二烯——O=CrCl2 的 η1-乙烯酮和环丙酮配合物的红外光谱鉴定
    摘要:
    铬酰氯与乙炔和丁-2-炔(二甲基乙炔)在低温氩基质中的光解反应分别产生 O=CrCl2 的内链乙烯酮和二甲基乙烯酮配合物。产物的形成可能是由 C≡C 三键上的 Cr=O 键的亲电攻击引起的,导致类似自由基的过渡态或中间体,随后通过 1,2-H 或 1,2-甲基转移重新排列。因此,丙二烯在其中心碳上受到攻击,由此产生的烯丙基自由基经历随后的闭环以产生 O=CrCl2 的环丙酮络合物。
    DOI:
    10.1002/(sici)1099-0682(199908)1999:8<1335::aid-ejic1335>3.0.co;2-3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sodium 18O-hydroxide三氯化铬 在 Cl2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18)-O-chrom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丙烯酰氯氧化烯烃中反应中间体的基质分离和表征。
    摘要:
    DOI:
    10.1002/(sici)1521-3773(19980302)37:4<496::aid-anie496>3.0.co;2-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ve Intermediates in Olefin Oxidations with Chromyl Chloride. IR-Spectroscopic Proof for OCrCl<sub>2</sub>−Epoxide Complexes
    作者:Christian Limberg、Ralf Köppe
    DOI:10.1021/ic981131s
    日期:1999.5.1
    tetramethylethylene is selectively oxidized to tetramethylethylene oxide, which forms a complex with OCrCl(2). All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which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DFT calculations in certain cases. The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se products, their electronic stat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matrix results on the thermal reactions of chromyl chloride are discussed
    在低温基质中与烯烃之间的反应进行光解诱导(411 nm)之后,首次分离并鉴定出该系统的主要产物:丙烯反应生成O = CrCl(2).O = CHCH(2)CH(3),而在反式和顺式-2-丁烯的情况下,OCrCl(2).O = C(CH(3))(CH(2)CH(3))以及分别获得了OCrCl(2)。(反式-2,3-环氧丁烷)和OCrCl(2)。(顺式-2,3-环氧丁烷)。在完全保留立体化学的情况下继续形成环氧化合物,如果烯烃键上的所有氢原子都被取代,则可以抑制导致羰基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路线:四甲基乙烯被选择性氧化为四甲基环氧乙烷,与OCrCl(2)形成络合物。所有产品均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在某些情况下,DFT计算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讨论了导致这些产物形成的机理,它们的电子态以及基质结果对苯甲酰氯热反应的影响。
查看更多